[拼音]:Zhongguo Beifang Diqu Xinshiqi wenhua
我国北方地区指东起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中经内蒙古自治区,西至新疆维 自治区的广阔地带。这里既有山地丘陵,也有冲积平原。有些地方森林茂密,但多为相间分布的草原和沙漠。这个地区的新石器时 古工作虽开始甚早,但多系调查和采集。大约自20世纪20年代起,曾将这里普遍存在的以细石器和篦纹陶为代表的遗存,视为属于同一个系统的新石器文化,概称之为“细石器文化”。后来,又将长城附近与彩陶、磨制石器共存的一类遗存,当作“细石器与彩陶的混合文化”。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这个地区的新石器考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发现了几种新的文化遗存,同时将过去统称的“细石器文化”细加区分,从而确立起了新乐文化、新开流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等几个考古学文化。综观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细石器普遍存在,居于全国新石器文化之首;盛行“之”字形线纹或篦点纹陶,器类简单,常见有直口筒腹罐,极少或不见三足器、袋足器;渔猎经济发达,多数地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原始农业。本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目前大体可分为东北、内蒙古东部、 内蒙古西部和新疆4个地区。在时间上初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包括新乐文化、小珠山一期遗存等;第2阶段,大约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包括红山文化、小珠山二期遗存、新开流文化、富河文化、阿善一、二期遗存等;第3阶段,大约在公元前二、三千年,包括小珠山三期遗存、阿善三期遗存、大口一期遗存等。总的看来,发展进程与黄河流域大体是一致的。
东北地区本地区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在辽宁中部和东部分别有新乐文化和小珠山遗存,黑龙江东部和西部分别有新开流文化和昂昂溪遗存。
新乐文化以沈阳新乐遗址下层为代表。目前仅知分布在沈阳地区。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前5300~前4800年。在新乐发现有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一座。生产工具中,细石器约占全部石器的一半。细石器中的长身镞、石钻,以及磨制的长三角形、横断面呈六边形的石镞,打制的石铲、石网坠和石磨盘、石磨棒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器物。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以竖“之”字形线纹(亦称弧线纹) 纹为显著特色,器形主要是一种大口筒形罐。从发现掘土工具和谷物加工工具看,当时应有定居的原始农业;出土大量的石镞和网坠,表明渔猎经济也占一定的地位。新乐文化与旅大地区小珠山一期遗存的部分陶器有相似之处,两者当有较密切的关系。
小珠山遗存因长海县小珠山遗址而得名。分布于辽宁东部地区。小珠山遗址的下、中、上3个文化层,亦可分别称为一、二、三期,代表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文化发展的3个阶段。小珠山二期和三期遗存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分别为前4300~前3400年和前3000~前2500年。一期至三期共经历了大约2000余年的发展过程。
小珠山一期遗存,在长海县的柳条沟东山、上马石(下层)、清化宫,新金县塔寺屯等遗址也有发现。上马石遗址的一座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房址,面积近9平方米。这一时期的石器以打制的为主,磨制石器只见石斧一种。陶器多呈黑褐色,绝大多数压印竖“之”字形线纹,主要是一种直口筒形罐。动物遗骸有狗(家畜)、鹿和大量的贝壳。当时既有原始农业,渔猎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小珠山二期遗存,在长海县吴家村、旅顺市郭家村(下层)、新金县三砣子等遗址也有发现。房址亦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面积比一期的要宽大些。郭家村遗址的11座房子,一般长宽各约4米。吴家村的一座还设有短宽的台阶式门道。石器分打制、磨制两种,后者数量较多。还发现骨镞、陶刀和很少的蚌刀、蚌镰等。陶器多呈红褐色,纹饰以刻划的斜线三角纹和人字纹为大宗,还有些彩陶。器形主要有筒形罐、平底钵(碗)。定居的房址和石铲、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表明有原始农业;从出土的猪骨、狗骨和泥塑陶猪来看,当时已饲养家畜;大量的石镞、网坠以及鹿、獐、海贝等动物遗骸的发现,表明渔猎在经济生活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小珠山三期遗存,在长海县的上马石(中层)、南窑,旅顺市郭家村(上层),新金县乔屯等遗址也有发现。房址有圆角方形和圆形两种,均为半地穴式,居住面为红烧土硬面,柱洞底还垫有础石。石器绝大多数磨制,以直背弧刃双孔石刀、双斜肩厚体石斧、阶脊形有段石锛、穿孔石铲最有特点。打制石器极少,主要是网坠和磨盘、磨棒。陶器多呈黑褐色,仍为手制,纹饰主要有附加堆纹和划纹。器形主要是大口或小口折沿鼓腹罐,其次有豆、壶、钵、碗、鼎等。在郭家村发现有炭化粟,表明当时从事粟作农业。还饲养猪、狗等家畜。发现有鹿、獐的遗骸和大量的贝壳,并有极少的鲸骨,表明当时也兼营渔猎。
小珠山遗存的发现,对了解辽宁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面貌和年代序列有重要的意义。小珠山一期遗存的陶器与新乐文化的有些相似,表明它们有密切的关系,也有人主张同属于一个文化。二期遗存中少量的陶器如实足鬶、盆形鼎、三足觚形器,与大汶口文化的相似,三期遗存中少量的陶器如袋足鬶、三环足盆,与山东龙山文化的相似,表明它们分别受到这两个文化的影响。
新开流文化目前经发掘的遗址仅密山县新开流一处。在松花江下游的桦川县也发现这类遗存。在新开流遗址发现了一批储藏鱼类的窖穴,可见当时捕鱼业的兴盛。除网坠外的大中型石器,一般都经过磨制。细石器的数量多。骨角器种类复杂,有鱼镖、鱼叉、鱼卡、鱼钩、投枪头、镞等。该文化缺乏农业工具,而渔猎工具占有重要地位。陶器的纹饰以鱼鳞纹、菱形纹(似鱼形)、网状纹(似鱼网)具有特色,器类仅有罐、钵两类。除有各种鱼骨外,还发现大量兽骨。经济生活明显以渔猎为主。该文化的埋葬 俗有一次葬与二次葬之分。一次葬均为单人仰身直肢,经鉴定者皆为男性,随葬品多属渔猎生产工具,表明墓主人生前是参加生产劳动的。二次葬有男有女,随葬品很少或者全无,附葬于一次葬墓旁。这可能说明一次葬的男性生前在氏族或家族中占有较高的地位。
昂昂溪遗存的代表遗址是齐齐哈尔市郊的昂昂溪遗址,1928、1930年先后在该遗址发现两座墓葬,后来又进行过调查和采集。这类遗存分布在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嫩江流域以及吉林省西部。文化遗物中,磨制石器较少,有小石锛和穿孔珠饰。细石器较多,有加工精细的三角形凹底或平底石镞、石叶、长条形石片等。骨器丰富,有带倒刺的枪头、鱼镖、可镶嵌细小石刃的带槽刀柄、骨锥和穿孔骨器,多属渔猎工具。陶器纹饰有三角形刻划纹和附加堆纹,只发现小口罐和带流钵两种。两座墓葬,一座死者是男性,随葬品多为渔猎工具;另一座可能为女性,随葬品多为刮削切割工具。上述材料表明,这主要是一种渔猎经济的遗存。
内蒙古东部地区本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有红山文化、白斯朗营子遗存和富河文化。
红山文化,1935年首先发现于赤峰市红山后遗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的北部,吉林西北部也有少量发现。现知的一个放射性碳素断代数据,经校正约为前3500年。红山文化的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石器以磨制的为主,其中烟叶形或草履形掘土工具(也有人称耜)和桂叶形双孔石刀最富有特色。还有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发现有器形新颖、加工精致的玉器。陶器手制,主要为夹砂褐陶和泥质红陶。前者有大口深腹罐、折口深腹罐、斜口罐,常饰“之”字形线纹和直线划纹;后者有盆、钵、罐、瓮,主要纹饰是彩陶(见彩图)。陶窑为横穴式,除常见的单火膛圆形单室窑外,还存在比较进步的双火膛共同连接一个长方形窑室的连室窑。红山文化居民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畜牧、渔猎也占有一定地位。
白斯朗营子遗存属于红山文化系统的晚期阶段,也有人主张另命名为小河沿文化或小河沿类型。以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遗址为代表。经发掘的重要遗址还有翁牛特旗石棚山。目前仅知这类遗存分布于昭乌达盟地区。相对年代早于夏家店下层文化。
该遗存的房址为半地穴式,有圆形双室和椭圆形单室两种。发现一座圆形双室房子,大屋中间设圆形灶址,当为住室;小屋里陶片成堆,可能是存放物品的地方。除细石器外,还有磨制的铲和打制的磨盘等石器。陶器手制,多夹砂褐陶、红陶。纹饰有彩陶、细绳纹、附加堆纹等。彩陶绝大多数绘几何形图案,偶见动物图像。除一般容器外, 还有造型生动的鸟形壶和猪、狗头塑像。在一件陶罐上刻划有复杂的图像和符号,当有一定的含义。 该遗存有些陶器的形制、纹饰与红山文化的相似,另外也含有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相近的因素。在石棚山遗址发现墓葬70多座,排列整齐,多为竖穴土坑单人葬。有3座合葬墓,墓中二人头向都相反,已鉴定的一座为成年男女合葬。各墓均有随葬品,多的20余件,少的3~4件,随葬陶器为罐、豆。此外男性墓多随葬石铲、石刃骨柄刀(见彩图)、石镞,女性墓多随葬纺轮、骨针、骨锥、装饰品,反映了男女在生产领域中的分工。
富河文化因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而得名。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沿岸和以北,包括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的北部广大区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前3350年。经发掘的遗址还有巴林左旗的南杨家营子、金龟山等。富河文化的遗址位于河旁的山岗上,在向阳的南坡建造住房。当时的村落规模不一,大的如富河沟门遗址,从地表窥见的房屋遗迹在150座以上,小的如金龟山遗址,有房屋41座以上。房址为半地穴式,多为方形,也有圆形的。据遗迹现象推测,前者可能是一面坡屋顶的建筑,后者可能是接近于现代蒙古包式的建筑。石器主要是打制的。细石器很多,其中既长且宽的石片特征十分鲜明。骨器多为渔猎工具,还发现有镶嵌石刃的刀柄和压印陶器纹饰的齿状工具。陶器夹砂,手制,以横“之”字形篦点纹为其特色,器形单调,主要是一种既作炊具、又当容器的筒形罐,还有钵(碗)。定居村落及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表明已有原始农业,但渔猎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卜骨反映了原始信仰,并且是我国迄今年代最早的实物。
富河文化与红山文化在西拉木伦河以北有一个共同的分布面,南杨家营子的地层关系表明富河文化要晚于红山文化。有人主张两者有继承关系;另有人认为目前尚不能看出两者的继承关系,而可能各有来源。
内蒙古西部地区本地区比较重要的遗存有阿善遗存和大口一期遗存。
阿善遗存因1980~1981年发掘的包头市东郊阿善遗址而得名。该遗址的新石器堆积分为3期,自成系列,同时又部分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目前发现的阿善一期遗存遗物较少。石器仅见打制的砍砸器、石球和磨盘、磨棒等。陶器手制,多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纹饰有绳纹、弦纹并有宽带纹彩陶,器形有直口圜底钵、盆、罐、双唇小口瓶。同类遗存在清水河县岔河口、白泥窑子、台子梁,准格尔旗窑子梁,呼和浩特市二十家子等地均有发现。也有人称为仰韶文化或仰韶文化岔河口类型。
阿善二期遗存有房址和窖穴。房址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室内中间有圆形灶坑,有的还在灶坑后侧居住面上用土坎围筑一个方形地面灶,有门道以供出入。窑穴多为圆角方形。生产工具主要有磨制的长方形或弧背形穿孔石刀、 打制的石铲、双侧带缺口石刀、石磨盘、石磨棒,还有双侧带缺口陶刀,以及镞等细石器工具。陶器多褐色陶,均为手制。夹砂陶主要拍饰绳纹和篮纹,泥质的则有彩陶。 器形有折腹钵、小口双耳瓮、 直腹罐、敛口侈沿罐。同类遗存在托克托县海生不浪、清水河县白泥窑子、准格尔旗柳青塔等地也有发现。也有人称之为仰韶文化或仰韶文化海生不浪类型。
阿善三期遗存,除有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外,新出现了地面砌石墙的房址。有方形、长方形、椭圆形几种,灶坑也用石块围砌,门多朝南,设有门坎和台阶。值得注意的是,在居住区的周围,依地势修筑起了石围墙,使用交错叠压的方法砌石,墙厚1~1.2米,有的地段高尚存 1.7米。这种石砌围墙的防御性设施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石砌防御性措施。生产工具主要有磨制厚体石斧、穿孔石铲、骨铲、长方形单孔或双孔石刀、两侧打缺口石刀、单孔陶刀、石磨盘、石磨棒、陶网坠、镶嵌石刃的骨刀柄、亞字形骨器,以及镞等细石器。陶器手制,以灰陶为多,黑陶次之。纹饰多为篮纹和连点刺纹,也有少量的方格纹、附加堆纹,并偶见彩绘陶。主要器形有折腹钵、盆、豆、敛口双耳瓮、单耳罐、卷沿罐等。同类遗存在准格尔旗石佛塔、敖包沟,清水河县白泥窑子和包头市转龙藏均有发现,曾归属于“细石器文化”,今也有直称之为龙山文化的。
大口一期遗存是以准格尔旗大口遗址下层为代表的一种文化遗存。目前仅知分布于伊克昭盟地区。年代约相当于龙山文化阶段。陶器手制,绝大多数为灰陶,纹饰主要是篮纹和绳纹,器形有小口卷沿罐、高领罐、双耳罐、敛口瓮、镂孔豆、盆、带鋬鬲、斝等。陶器的特点有别于阿善遗址。
新疆地区本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只有一些调查材料。对吐鲁番县阿斯塔那、雅尔湖,哈密县七角井,木垒县南郊等遗址的调查,为寻找和研究新疆东部的新石器文化提供了线索。阿斯塔那遗址位于阿斯塔那村西北的戈壁滩上,在这里采集到大批颇具特色的打制石器和细石器,而未见磨制石器。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以及磨盘、石球等。细石器有条形石片、刮削器、圆刮器、镞、石核。刮削器一般经精细加工;石镞则更为精致,有柳叶形、桂叶形、三角形和菱形等多种式样。陶片全是砂质陶,多为红色,器形有小口罐、瓮、钵、筒形杯等。
参考书目
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我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安志敏:略论三十年来我国的新石器时 古,《考古》1979年5期。
佟柱臣:试论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2期。
刘观民、徐光冀: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认识,《我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昂雄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昂雄;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