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uowanglun
我国唐代道教学者司马承祯的著作(一卷),收入明代《正统道藏》。该书系统阐述了道教的修道思想。它以《老子》、《庄子》所说的“道”为“神异之物”,认为人能得道,可以长生久视,成为神仙。书中提出修道有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个阶次,中心是守静去欲。它强调心为一身之主,静则生慧,动则生昏,只有保持内心的安静,虚心无为,才能得道生慧。并认为“心体”本是“以道为本”的,但被外物所染,“流浪日久,遂与道隔”。所以,学道之人须“收心离境”,摒除一切“爱、见、思、虑”等心病,不为外物所迷惑,使心“无所著”,“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这便叫做“归根”;“守根不离”,叫做“静定”;静定日久,便可“病消命复”。如此坚持下去,就会达到“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这种修养方法,是以老、庄学说为基础,并融合儒家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等思想而形成的。这种儒、释、道三者融合的守静去欲理论,与后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无欲故静”的主静学说、程颢的“定性”思想皆有相似之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昆皓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坐忘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昆皓;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