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垒球

[拼音]:leiqiu

[外文]:softball

与棒球的场地和器材相似,竞赛规则也基本相同,与棒球不同之处,主要是垒球球体较大而软、棒子稍细、场地较小(约半个足球场大)、垒间和投球距离也较短。在竞赛规则方面,垒球投手限用低手投球,跑垒员须待投手投球离手后才能离垒跑进。垒球比赛时球速比棒球慢,技术难度和剧烈程度不如棒球。

发展概况

1887年,美国芝加哥法拉格特划船俱乐部的G.汉考克和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的消防队员L.罗伯,为了严冬或风雨时在室内打棒球,分别对1839年始见于美国的现代棒球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作了某些修改,取名为“室内棒球”(indoor baseball);不久,又将“室内棒球”搬到户外打,取名为“女孩球”(kitten ball)、 “软球”(mush ball)、“游戏场球” (playground ball) 等,当时没有统一的场地划法和竞赛规则。到1933年,美国业余垒球协会成立,设国际联合规则委员会才统一了规则。根据球的软硬程度,正式命名为softball,我国叫做垒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垒球在美国发展很快。现在美国垒球协会每年举办16项成年和8项青少年全国性比赛。美国人称垒球为“ 人人参加的运动 ”。 垒球在 1921年以后传入日本,1949年日本垒球协会成立后,垒球成为日本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

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上,菲律宾女子垒球队作了表演。此后,垒球逐渐在我国的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教会学校中开展,我国成立前的几次全国运动会中曾有垒球比赛。我国成立后,垒球运动受到重视。1959年第 1届全运会上有21个省、市的女子垒球队参加比赛。1975年第3届全运会以来垒球又有迅速的发展。我国女子垒球队在和日本、美国、菲律宾、意大利、澳大利亚等队的比赛中曾取得过好成绩。1981年,在中、日、美3国对抗赛中取得第 2名。垒球运动在我国的台湾省开展得也比较普遍,水平较高,近10年来,台湾运动员参加世界男子和女子垒球锦标赛,成绩在第4~8名之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垒球运动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所发展。1952年9月成立了国际垒球联合会,总部设在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城。到1979年,该会拥有43个会员国(或地区)。1980年,我国被该会接纳为会员。国际垒联分别从1965年和1966年起,每隔 4年举办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和世界男子垒球锦标赛。此外,亚洲垒球联合会、 欧洲棒垒球组织、 南太平洋运动会、中美洲—加勒比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泛美运动会上也都举行垒球比赛。1981年7月我国青年女子垒球队参加了在加拿大举行的第 1届世界青年垒球锦标赛,获第3名(第 1名为日本队,第2名为美国队)。我国台北也派女队参加,我国代表队以7比3胜我国台北队。60年代以来,垒球运动发展较快,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在美国,为吸引更多的男女老幼参加,除原来的“快投垒球”外,还新创了“慢投垒球”、“16英寸垒球”、“控制快投垒球”、“ T形击球座垒球”等。

垒球技术

基本技术包括:投球、传球、接球、击球、跑垒和滑垒。其中除投球外,与棒球基本相同。垒球投手只能用低手法投球。垒球规则对此作了如下规定:“投手必须采用低手投法投球。手和手腕须同时前送,待通过体侧直线送至体前时方可使球离手。球离手时,身体要正对击球员。手必须低于臀部,手腕和体侧的距离不得大于肘部和体侧的距离。”目前,世界各国垒球投手的低手投法采取3种姿势, 即后摆、绕环和“8”字。

(1)后摆:起动投球时,持球臂随转体直接摆至身后(齐肩或比肩高),利用左脚伸踏、向前转体和右脚蹬板将投球臂急速用力前送,通过体侧时用力甩臂、扣腕、拨指把球投出。

(2)绕环:起动投球时,投球臂随左脚伸踏由前方向上摆至头顶,继续向后绕一大圈,逐渐加大速度和力量。于通过体侧时用力甩臂、扣腕、拨指把球投出。

(3)“ 8” 字:这是绕环与后摆相结合的一种投法,因摆迹呈“8”字形而得名。

投手除了采取自己最为得心应手的投法投出速度快、投点好的球,使击球员难以把球击好外,还可以投出各种变化球,例如下坠球、上升球、曲线球、慢晃球等等。投球的变化,关键在于使用不同的握球方法、扣腕、拨指和甩臂技术,使球体在飞行中产生不同的旋转。例如,投下坠球就要使球体向飞行目标作由上向下的旋转。投上升球则与投下坠球相反。投曲线球就要使球体向左或向右旋转。投慢晃球(又叫指节球),使球体在飞行中不旋转,但由于气流的作用,飞行起来又慢又晃动。

击球也是垒球的重要技术。由于垒球投球出手低,距离短,球速较快,因此击球要下棒快,棒轨短,转髋、压腕、翻腕、挥棒动作要快而有力。

垒球在战术运用上也有它的特点。因垒球投手投球距离近,击球比较难,场地空档小,较难击出安打球,所以采用触击战术较多(包括上垒触击、牺牲触击和抢分触击)。又如,由于跑垒员只能在投手投球离手后才能离垒,所以采取跑打配合战术较为困难,故较少采用。

此外,“慢投垒球”是限制投手只能投出离地面0.91~3.60米带弧度的慢球。“16英寸垒球”是加大球体和增加球重使投手只能投出中速球。“控制快投垒球”是投手不得借助于后摆、 绕球、“8”字等摆臂动作投球。“T形击球座垒球”是 5~8岁儿童锻炼身体用的游戏。它是把球放在倒立的“T”形击球座的顶端, 供击球员击球,以代替投手投球。这些变种垒球的目的是降低投手投球的技术难度,减少对击球员的威胁性,使击球员较易把球击出,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见彩图)

参考文章

简述掷垒球练 方法田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晨涛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垒球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晨涛;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54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