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襄阳小曲

[拼音]:xiangyang xiaoqu

湖北曲种。流行于湖北襄樊市及襄阳县一带。据艺人师承关系推断,在清同治年间已经形成,兴盛于1930年以后。唱腔音乐分为单曲体与联曲体两种结构形式,传统曲牌有〔阳调〕、〔剪靛花〕、〔满州〕、〔银纽丝〕、〔补缸调〕、〔四季相思〕、〔跌落金钱〕等30多个,以前两个曲牌表现能力较丰富,最能体现襄阳小曲的地方音乐特色。演出方式以单人操竹筒二胡自拉自唱为多,也有二、三人或多人搭伙演唱,可以增加檀板或碟子击节、月琴、琵琶伴奏。艺人在二胡上创造出很多富于表现力的演奏技法,如指甲拨弦、琴弓击筒,以造成种种音响效果或代替檀板、碟子击节。传统曲目以民间传说故事题材为多,代表作品有《水漫金山》、《秋江》、《尼姑思凡》、《十二月花名》、《二十四支花》、《八音图》、《比古人十二杯酒》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丁欣怡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襄阳小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丁欣怡;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54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