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liangshixue
[外文]:quantitive history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历史事实、进行历史研究的学派。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目前已形成国际流行的史学派别。
计量史学家通常根据研究的对象,通过各种方法,把资料加以分类,构成统计数列。如某地区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各阶级的人数及年收入,议会内各党派所占的席位等,然后再描述、比较、分析这些数列,并用比例、百分率、图表或曲线加以展示,从而不仅在质量上而且从数量上更清蜥地把握历史事实的变化情况。
计量史学家常用的统计学概念主要有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偏态等。这些概念可以表示某一统计数列的形态和特征。通过计算数列的算术平均数和中数,可以得出数列的集中趋势;通过标准差的计算,可以推演出数列的离中趋势;偏态分布最简便的方法是比数数列的中数和平均数。平均数大于中数者,呈正偏态;反之,则呈负偏态。如计量史学家在研究某一地区各阶级经济收入情况时,可先计算出该地区各阶级的人均收入(即平均数)和介于极富和赤贫之间的中产阶级的收入(即中数),得出该地区各阶级经济收入的集中趋势;然后通过标准差计算,推演出个人收入与人均收入的差异,即离中趋势;之后再将中数和平均数进行比较,得出该地区经济收入是否呈偏态分布及偏态的正负。
此外,在研究两个相关的数列时,计量史学家还引进了统计学中的“变量”概念。如研究某地区一定时期内高中毕业生人数与熟练工人人数两个数列的关系时,以高中毕业生人数增减的百分率为自变量,以熟练工人人数增减的百分率为因变量。后者因前者的变化而变化。历史学家通过对一对或数对变量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计量史学的出现是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步骤,是当前历史研究的新趋势。美国、法国和苏联等国的一些史学家都写出了一些著名的计量史学著作。但是,计量史学在抽样、分类、分析等方面很难摆脱史学家的主观意见,因而影响了其所作结论的可信性,甚至出现了种种谬误。计量史学的发展和前途,其关键在于史学家用什么观点看待人类的历史,从什么立场选择资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计量史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