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aoju zuoyongshuo yu jiechu zuoyongshuo
[外文]:theory of action at distance and theory of action through medium
物理学中关于物体相互作用实现方式的两种对立的观点。超距作用说认为,物体间可以不借助中介物而直接地、瞬时地实现相互作用;接触作用说认为,物体间只能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中介物以有限的速度实现相互作用。
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以感性直观为基础的接触作用观点占主导地位。随着牛顿力学的成功,超距作用观点逐渐占了优势,并在物理学中得到广泛的传播。这种观点同I.牛顿的绝对空间、 绝对时间和绝对不变的原子的观点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就是这种瞬时超距作用力。虽然以超距作用观点为基础的牛顿力学便于用数学方法处理大量实际问题,但在相互作用机理上存在着问题,难以解释物质的相互作用通过“非物质”的虚空进行瞬时传递的原因,作为对这个疑问的解答,以相互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和数学模拟为基础的接触作用说一再被提出来。一种有代表性的接触作用观点认为,在绝对不变的原子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的充塞整个宇宙空间的介质以太。以太是一种不具有静质量的物质形态,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是通过它传递的。这种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是R.笛卡尔。由于从以太接触作用的观点得不出可与实验相比较的结果,这种观点曾一度受到冷遇。但随着19世纪以来电磁学的发展,情况发生了有利于接触作用观点的变化。M.法拉第和J.C.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确立了电磁现象通过场以有限的速度传播的观点。理论推导和实验事实都表明,电磁相互作用在电磁场中由一点逐渐传播到邻近的一点,其传递速度等于光速。
电磁理论的确立证明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接触作用观点的正确性,但并不等于说笛卡尔的机械以太的观点是正确的。1905年A.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彻底抛弃了机械以太的观点。80年代以来,由于对量子理论中EPR悖论的理论争论和实验研究,似乎表明量子关联现象同超距作用有关,超距作用说与接触作用说的冲突又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羽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超距作用说与接触作用说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羽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