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najiao zhexue
[外文]:Jaina philosophy
耆那教是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宗教之一。耆那原意为“胜利者”。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该教自称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传有24祖师。第24祖是略早于释迦牟尼的筏驮摩那(约前540~前468)。他对耆那教进行了改革,使教义系统化,耆那 尊称他为大雄。筏驮摩那生于古印度吠舍离一个王族的家族,30岁出家,苦修12年成道,出游讲道30年,72岁死于白婆。在他生活的年代,印度出现了许多哲学流派或沙门思潮,反对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正统思想。耆那教是这些沙门思潮之一,它反对婆罗门正统思想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
耆那教提出七谛说,即: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灵魂即命和非灵魂即非命所组成,灵魂包括能动的和不动的两大类。能动的灵魂根据感觉器官的多少分为六种,不动的灵魂存在于地,水、风、火四大原素中,因此一切动植物和非生物体内均有灵魂存在,不能任意杀害。非灵魂也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形的物质,由原子和原子复合体组成;另一类是不定形的物质,由时间、空间、法(运动的条件)和非法(静止的条件)组成。耆那教的哲学在谈到物质世界时还详细阐述了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无始无终、无限、永恒,具有味、香、色和两种触(粗与细,冷与热)的属性;原子的结合常常是由两个不同性质或对立的原子组成,又由更多的乃至无数的不同原子构成大的复合体;原子复合体除具有原子属性外,还有物理属性,如排斥和吸引、大小、形状等;原子因空间、法和非法而产生运动,物理世界的变化导源于原子在运动过程中的分解和聚合。耆那教的原子论虽然裹以宗教唯心论的外衣,但在构成现实世界的范围内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耆那教认为人的行为即业也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它附着于灵魂,形成一种障碍,称为“漏人”,使本来清净、圆满的灵魂受到“系缚”,要想解脱就必须“制御”。制御的方法为修“五戒”,即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不 、不蓄私财;持“三宝”,即正智、正信、正行,以及实行苦行。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旧业,使新业不生,达到“寂静”,使灵魂呈现出原有的光辉,从而摆脱轮回,获得解脱。耆那教在与外教的辩论中曾发展了印度的逻辑学,提出“七支论法”,也称为“或然论”。
耆那教在公元1世纪前后分裂为天衣派和白衣派,4~13世纪曾在印度广泛传播,在20世纪又进行了改革。耆那教的经典在公元4世纪末编集成书,共有7部45种,即支(11支经)、 付支(12付支经)、杂记、裁断经(6种)、难提经、阿努伽陀罗经、根半经(4种)。耆那教的主要哲学著作是白衣派论师优摩娑衣的《入谛义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昆琦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耆那教哲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昆琦;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