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aolinquan
我国拳种之一,得名于少林寺,是在我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武艺之长而形成的我国拳术的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图1)。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嵩岳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一说太和二十年)兴建。(见彩图)关于少林拳的源流,1919年出版的《我国体育史》记载,达摩“所创十八罗汉手即为后世少林拳之滥觞”,而1930年出版的《少林武当考》,经过若干考证, 认为这是“附益伪妄之说”,“不足信也”。这种争议久无定论。达摩,亦作达磨,全名菩提达摩或菩提达磨,南天竺僧,或云波斯人。后世论述其生平,多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和唐释道宣《续高僧传》之说。自宋《景德传灯录》流行后,传说颇多失实,附会日益增多。近世史家对史籍所载达摩“游嵩洛”、“寓止于嵩山少林寺”以及“尝托兹山”等与少林寺有关的事迹,论说不一。根据《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所记传略和《我国思想通史》第4卷所作考辨:菩提达摩于“刘宋时来华 ”,“ 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至洛阳,曾瞻仰修梵、永宁等寺。此后,他的行踪不出今河南北部,其卒年当不早于公元525年”。达摩在我国创“一乘宗”教派或称“椤拁宗”,“到唐初已很衰微,……文献极少流传……此宗思想亦不可深考”。有关达摩创十八罗汉手及少林拳一说,多出自明代天启四年行世的《易筋经》,存疑很多,不可轻信。实事求是的论断,尚有赖于史籍资料的进一步发掘和考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嵩山少林寺僧众传 拳术、发愤武事的记载,最初见于《旧唐书·稠禅师传》 (图2)。据《秦王告少林寺主教书 》和唐裴漼《 嵩岳少林寺碑》所记,唐初,少林寺僧曾帮助唐太宗征王世充,寺僧有功者13人,唐太宗并赐庄田40顷,扩充庙宇,建立僧兵,僧众达5000多人。少林寺从此进入兴盛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养僧兵后,练武就直接与作战相关连,为少林拳术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实战能力,不仅练拳术、器械,而且也练马战、步战、轻功、气功等。寺僧还经常邀请各地武术名家指教,各方武术名人也慕名而至,取经送宝。这样,少林寺实际上已成为全国会武之地,使它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宋以后少林武术先后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马籍的短打等18家拳法之长,著拳谱于寺,留传后世。传说在金元时期,觉远和尚西出访师,李叟和白玉峰入寺授技。李传大、小洪拳、棍术和擒拿,白传龙、虎、蛇、豹、鹤 5拳及气功。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访少林寺传授临阵实用的棍术。这样,少林武术就与诸家流派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经过历代研练和总结,逐步发展成为有拳法、器械等多种内容、体系完整、套路精湛的武术流派。(见彩图)
少林拳的内容有:
(1)拳术──有单练和对练两种,单练有小洪拳2路、大洪拳12路、罗汉拳3路、老洪拳1路、炮拳3路、长拳2路、梅花拳2路、朝阳拳1路、通背4路、长护心意门1路、七星拳2路、关东拳2路、青龙出海拳2路、扩身流星拳1路、龙虎豹蛇鹤拳各1路等几十路,对练的有六合拳6路等;
(2)技击散打──单练、散打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虎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君抱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后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迎门铁扇子、拔步炮、小鬼攥枪等百余种;
(3)气功──有少林易筋经、小武功、混元一气功、阴阳气功等;
(4)器械──单练、对练、枪刀剑棍、长短软硬十八般兵器一般都有,但以棍术为最著名。少林拳的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朴实健壮而敏捷,攻防严密,招势多变,力量的运用灵活而有弹性,着眼于实用,不练花架子,具有很多攻防特色。
少林拳首先要求练好基本功,即站桩。桩有马步桩、椅子桩、丁字桩等,同时也练视、听、抓、拉、推、举、踢等。“拳打一条线”是少林拳最鲜明的一个特点。身法有八要,即起、落、进、退、反、侧、收、纵。套路直来直往,动作朴实有力,各种套路演练均在一条线上,现在少林寺千佛殿上练拳留下的脚窝就是明证。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步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在使用的方法上,要求藏而不露,内静外猛。战术上善于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兼用,刚柔相济,乘势飞击,出手无情,击其要害。所以拳谚用“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来形容其变化多端的战术。在动、静、呼吸、运气、用气方面,也有其特点。如拳诀说:“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呼吸。”在演练时强调一个套路要一气呵成,要做到肩与胯、 肘与膝、 手与足的外三合和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形成内外一体。用鼻呼吸,集中劲力,必要时用嘴配合发出吼声,以威慑对方,打出迅雷不及掩耳的爆发力,克敌制胜。
少林寺白衣殿南北山墙上各有一幅寺僧练武的壁画,称为“拳谱”,是清朝末年绘制的,有六合拳对练和各种器械对练,生动记述了寺僧练武的情景,突出了少林拳手眼身法步的特点和攻防要领。
少林寺和尚历代苦练拳法,因武艺高强多次被征参加战事。 明代天启年间建有少林观武碑, 现存少林寺,上面记载着少林拳的技术特点和作用。又据《我国体育史》介绍,“少林拳即俗所称之外家,其术以搏人为主”,“而外家之中,流派至杂。……不外阴劲阳劲二派……或即世俗所言之南北二派,北派尚刚,南派尚柔……故拳术斯分刚柔之别”。南派重拳,尚短手,北派重腿,尚长手,即所谓“南拳北腿”。
我国成立后,在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建立了业余武术学校,成立了少林拳研究小组,搜集到一些民间珍藏的拳谱,挖掘出一些濒于绝传的拳术和器械套路,并培养了一批练少林拳的骨干和教练员,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并在节日举办武术表演等。当地群众男女老幼练武,已经蔚然成风。少林拳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也很盛行(图3)。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及其他国家少林拳爱好者曾频频来华访问少林寺。少林拳这个古老的拳种,现在正在为传播各国友谊、增强人民健康而大放异彩。
参考文章
少林拳法总论素材
少林宝典第五讲 少林拳法腿法素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成礼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少林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成礼;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