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Aoreshikewa
[外文]:Eliza Orzeszkowa (1841~1910)
波兰女作家。生于立陶宛格罗德诺一个爱国的地主家庭,从小受到资产阶级 思想的教育。1858年从寄宿学校毕业,嫁给一个贵族,在丈夫的领地居住。她目睹波兰农民遭受压迫的悲惨生活,十分同情和关心他们的命运。
1863年一月起义爆发期间,奥热什科娃积极参加起义部队中通讯联络、筹办粮饷和缝制衣服的工作,曾掩护一个受到追捕的起义领导人。起义失败后,她丈夫的领地被沙皇 没收,她回到父亲的领地居住。
奥热什科娃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初期发表的短篇小说《荒年》(1866)、《厄运》(1876)、《尤利扬卡》(1878)、《不愉快的山歌》(1878)和《十四分之一》(1878)等,描写了封建地主的自私冷酷,资产阶级法律的偏见以及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他们正直善良的品德。在《之后的爱情》(1867)、《在笼子里》(1869)、《外省》(1869)、《有德行者》(1871)等中长篇小说中,奥热什科娃刻划了许多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工程师、教师、学者,同情穷人的医生、律师,热心发展民族工商业的企业主、商人和贵族资产阶级慈善家的形象。这时期她还创作了不少以女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表现了她们在资本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如《格拉巴先生》(1869)、《瓦兹瓦夫的日记》(1871)和《马尔达》(1872)等,其中以《马尔达》影响较大。这部作品写一个小贵族出身的女人马尔达,在父亲和丈夫死后带着四岁的女孩出外谋生,遭到失败,被迫进行 ,为警察追捕,之后死在马车轮下。
1876到1889年,是奥热什科娃创作的主要阶段。在这时期发表的长篇小说《梅伊尔·埃卓福维奇》(1878)和中短篇小说《请给一朵花》(1877)和《强壮的参孙》(1877)中,描写上层社会对贫穷的犹太人的压迫。她还创作了两组不同题材的小说,一组叫“幽灵”,包括短篇小说集《幽灵和肥皂泡》(1880),长篇小说《守墓人西尔维克》(1880)、《齐格蒙特·瓦维奇和他的同学们》(1882)和《原始人》(1883)等,描写波兰社会中的劳资矛盾和初期的主义运动。作者颂扬革命者建设正义美好的世界的理想,但不同意采用 革命的方式。另一组小说是以立陶宛农村生活为题材,包括《底层》(1884)、《久尔济一家》(1885)、《涅曼河畔》(1887)和《乡下佬》(1888),它们描写沙俄农奴制长期统治下农村愚昧落后的状况,反映了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它们在思想和艺术上是奥热什科娃最成熟的作品,其中尤以《涅曼河畔》最为突出。这部小说以19世纪末立陶宛格罗德诺附近涅曼河畔农村生活为题材,通过对贵族地主别涅迪克特·科尔钦斯基一家和缺少土地的农民安哲里姆·包哈迪罗维奇和他侄儿扬一家在1863年一月起义前后的变化,以及他们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描写,反映了沙俄占领下波兰农村的面貌。作者在小说中不仅提出了改革波兰社会的一系列最激进的观点,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爱国主义和 思想的农民以及贵族阶级叛逆者的形象。
90年代以后,奥热什科娃还写过揭露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长篇小说《寻求金羊毛的人》(1899)等许多作品。1905年革命对她震动很大,她当时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革命的意义,但是她拥护革命。她在晚年写的短篇小说集《光荣属于被战胜者》(1910)再现了一月起义的场面,指出起义的失败是由于贵族没有依靠人民的力量。
奥热什科娃的创作在波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作家也有较大的影响。她的作品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发展自然生动,有浓厚的抒 彩。
参考书目
E.Jankowski,Eliza Orzeszkowa, Warszawa,1973.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忠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奥热什科娃,E.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忠;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