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ataiyike
[外文]:Jan Matejko (1838~1893)
波兰画家。1838年6月24日生于克拉科夫的一个市民家庭,1893年11月1日卒于同地。14岁时进入克拉科夫艺术学校,在这个学校里他不仅学 了绘画技巧,并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1858年后,他又在慕尼黑和维也纳美术学院得到进一步深造。
马泰伊科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1852~1862年;第2阶段是1863~1883年;第3阶段是1884~1893年。
第1阶段是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技巧的准备时期。他为了要成为一名历史画家,广泛收集历史资料和素材,画了2000多幅素描稿,他把这些作品称作“小宝库”。1862年,民族解放运动大起义的前夕,在当时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他创作了著名的历史画《斯坦奇克》。画家借用16世纪的一个历史事件,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当时大贵族大资产阶级的投降与妥协行为。
1863年民族大起义开始,马泰伊科的创作进入了第2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以艺术为武器,积极宣传爱国主义精神。1864年,他创作了《斯卡尔加的宣教》(又名《第三国会宣传》),描绘的是1592年波兰议会内的激烈斗争。这里不再是沉思,而是妥协与反抗两大势力面对面的斗争。这幅画于1867年在巴黎展出,曾引起各界进步人士的欢迎,并获得了金质奖章。
1866年的《雷坦》,以波兰遭受瓜分事件为背景。这同样是一幅人物众多的构图,画面上每一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复杂的心理描绘。雷坦是人民的代言人,他英勇不屈地阻挡贵族投降派们的去路,反对他们去签字大厅签署第3次瓜分波兰的提案。 这幅画在展出时,引起了不同的反响,进步界人士欢迎它,而官方和一些大贵族反对它,指控马泰伊科侮辱了他们的先人,并颠倒黑白地把马泰伊科的爱国主义说成是 主义。为了回击那些制造谣言的 之徒,1867年他画了一幅颇有讽刺意味的《对马泰伊科的判决》,这不是历史画,而是一幅想像中的画,画的是马泰伊科被绑在克拉科夫广场上受审。
进入70年代,马泰伊科又创作了《巴托雷在普斯科夫城外》(1872)、《哥白尼》(1873)、《克伦瓦尔德战役》(1878)、《普鲁士效忠》(1882)等作品,可以看到他逐渐变得温和起来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日益天真地接受了虚假的民族和睦团结的口号,受到了斯坦奇克派保守观点的影响。
马泰伊科在第3阶段是有争议的,有些作品的思想性不再那么尖锐,而在艺术技巧上过分追求表面效果。之后的10年里,他的出色作品有《波兰文明史》(1889,组画)、《自画像》(1892)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宏阔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泰伊科,J.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宏阔;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