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xia
战国时齐的学宫。刘向《别录》以为齐都临淄有稷门,稷门附近称稷下,谈说之士皆期会于此。但《齐地记》以为齐地有侧系水,侧、稷音近,稷下由此得名。虞喜则以为和稷山有关。一般认为后两说都不确,仍以刘说为是。
齐鲁一带自西周以来一直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都发源于此,战国早期在此出现稷下这样的文化学术中心实非偶然。
三国时徐幹《中论》以为稷下始于齐桓公田午时。从其他一些记载来看,应始于威王时。自威王,经宣王、湣王、襄王、王建,稷下历百余年而不衰,宣王时尤盛。《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由于宣王礼贤下士,在稷下聚集了大批知名学者。这些文学之士被称为先生,他们虽然获得显爵和优厚待遇,但并不担任具体官职,而是专门议论政事得失。这就是所谓的“不治而议论”。
稷下先生中有事迹可考者,约有以下几人:
淳于髡。齐之赘婿,出身极低贱。威王、宣王时人。因善于用隐语譬喻以讽谏,司马迁将其列入《滑稽列传》。
慎到。赵人。约在宣王、湣王时活动于稷下,约和孟轲同时。《史记》说他“先申韩,申韩称之”。然申不害早于慎到,故此说不确。《庄子》将他和道家的彭蒙、田骈列在一起,荀子也称他“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这都表明慎到思想带有道家的特色。荀子又说他“蔽于法而不知贤”,韩非把他和商、申并列,故《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法家。《史记》说慎到著十二论,《艺文志》有《慎子》四十二篇,已佚。今有辑本。另有明慎懋赏本《慎子》,则出于后人伪托。
邹衍。齐人,为阴阳家之祖,在齐名声很大。其作品有《主运》,但学说仍以看重仁义节俭和君臣上下关系为核心。邹奭在邹衍之后,也是阴阳家,著书十二篇。齐人有“谈天衍,雕龙奭”的说法,意思是邹衍善言天,邹奭之言则细致如雕镂龙文。邹衍、邹奭的阴阳五行说对西汉儒家有较大的影响。《汉书·艺文志》中邹衍的作品有《邹子》四十九篇和《邹子终始》五十六篇。邹奭的作品有《邹奭子》十二篇。今皆不存。
宋钘。 宋人。 或作“宋”、“宋荣”。宋钘与孟轲同时而辈分略早。《庄子》等认为他的思想以别宥和对人宽恕为特点。荀子也言其“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其学和墨学相近,而班固则以为“其言黄老意”。《汉书·艺文志》有《宋子》十八篇,列入小说家。已佚。
尹文。刘向以为他与宋钘俱游稷下,《庄子》也将他与宋钘列在一起,其学必与宋钘相近。尹文又善名辩,故班固将其列入名家。《汉书·艺文志》有《尹文子》一篇,已佚。今本为伪书,不可信。
接子。或作捷子。齐湣王时人。其学属于黄老一派。《汉书·艺文志》有《捷子》二篇,已佚。
彭蒙。《庄子》把他和田骈、慎到列在一起,均属道家学派。田骈曾学于彭蒙。其著作西汉时已不存。
田骈。齐人。湣王时人。《吕氏春秋》说他贵齐,高注以为齐是“齐死生,等古今”之意,故知其思想属黄老道家。田骈好辩说,齐人称他为“天口骈”。《汉书·艺文志》有《田子》二十五篇,已佚。
环渊。一作蜎渊。楚人。班固以为是老子徒弟。《汉书·艺文志》有《蜎子》十三篇,已佚。
荀卿。赵人。《史记》说“荀卿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荀卿三为祭酒焉”。前人或以为“年五十”是“年十五”之讹。荀卿始来齐应在湣王时,后曾一度离去。襄王复国后重振稷下之业,荀卿成为稷下先生中资历最深者,故数为祭酒。
孟轲。于齐威王、宣王时在齐,似未见其进入稷下。但他和稷下不可能没有关系。
在“百家争鸣”的影响下,稷下不主一家,对各派兼容并包, 因而能网罗到许多的知名人物, 形成稷下学派。稷下学派在战国时已极负盛名。由于“不治而议论”,稷下成了诸子百家争鸣和思想交流的中心,促进了文化学术的发展和繁荣。议政的盛行,也对巩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秦汉两代都设置“掌通古今”的博士,实际上就是上承“稷下”之余绪。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文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稷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文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