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空与有

[拼音]:kong yu you

[外文]:▂ūnya & bh╣va

印度佛教哲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和术语。“空有”源出“无有”。《梨俱吠陀》的《有无歌》说:“有既非有,无亦非有。”《歌者奥义书》说:“太初之时,世界为有,惟一无二。……太初之时,世界为无,惟一无二,由无生有。”这里,“无”的基本含义是非存在,“有”的含义是存在。佛教哲学吸收了“无”、“有”,将之发展而为“空”、“有”,“空”、“有”成了佛教哲学的专用术语。小乘佛教哲学认为,空有分离,两不相涉。在部派学说中,有的执有,认为“法我俱实”,如上座系的犊子部;有的执空,认为“法为空假”,如大众系说假部;有的认为“我空法有”,即在某一范畴执有,在另一范畴又执空,如上座系说一切有部。大乘佛教哲学则继承、发展了吠陀和奥义书“无有”原理,赋予“空有”以新的内容: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空有虽是两家,但有内在联系,不是截然分割、两不相干。例如,中观派哲学,着重谈空,但不斥有,而以空即有,假有明中。又如瑜伽行派哲学,着重说有,但不舍空,而以有即空,会空显中。如是两派大乘哲学运用空有相即、真俗圆融来表述中道胜义。因此,人们常称中观派哲学为大乘“空宗”,称瑜伽行派哲学为大乘“有宗”。按中观派哲学,“空”具有两层含义:一是逻辑手段,一是较高真理──绝对空体;运用前者,表述后者。从逻辑说,空是“遮诠”──否定方法,对一切事物的矛盾双方(两边)加以完全的否定,例如,生灭、断常、一异、多少、苦乐、善恶,乃至生死与涅槃、诸佛与众生皆被否定。然而,中观派哲学家不是为否定而否定,而是把否定看作一种“扬弃”,通过对否定的最充分运用,达到最合理的肯定,从而巧妙地阐明《中论》所谓“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出,不一亦不异,不断亦不常”的中道。

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空有观,实际上是对存在的一种基本看法。它在处理空有关系中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由于它坚持唯心唯识的立场,它的辩证法始终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的。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坚秉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空与有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坚秉;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388.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