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学年制

[拼音]:xuenianzhi

[外文]:scholastic year system

也称学年学时制,高等学校以读满规定的学 时数和学年、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年制的高等学校,其学年和学时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有不同的规定,它既规定一定的修业年限,又规定一定的教学时数。每一学年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门类和教学时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学年制的学时计算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只计算各门课程授课的学时数,例如联邦德国的大学采用周学时制,作为教学管理的方法,规定四年制大学的周学时总数为203~210学时。有的包括每门课程的授课、辅导和自 等各个教学环节在内,例如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四年制大学规定总学时数,要达到1800~2000以上。我国大学在50年代初起采用苏联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四年制大学和学院的学时数的规定和苏联大学的规定相近。

学年制由来已久,12~13世纪,西欧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都是实行学年制的分科大学。近现代的各国大学多数实行学年制,就是实行学分制的一些国家的大学,也都保留着学年制,采用学年学分制(见学分制、学年学分制)。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学年制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811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