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财政分配的数量界限

[拼音]:caizheng fenpei de shuliang jiexian

[外文]:quantitative limits of finance distribution

财政分配规模及各构成要素之间比例份额的客观限度。

国家财政在每一个年度内可以动员多少收入,各项支出应当安排多少,都是由各项客观因素决定的,在财政分配的实践中如果违背它,就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损害。

财政收支的较高数量界限

财政收支规模的较大极限。财政作为满足社会一般需要的分配活动,它所能参与分配的,只能是国民收入中劳动者为社会一般需要提供的剩余生产物,其余部分必须用于满足生产劳动者及其家属生活消费的需要,否则就会破坏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因此,从极限意义上说,每一个财政年度,国民收入能够分割出的剩余产品价值总量,就是财政收支客观较大 。国民收入中能够分离出多少剩余产品由以下因素决定:

(1)国民收入中必要产品价值量v所占的比重。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中v与剩余产品价值量m之间,在数量上互为消长。国民收入中v的比重是由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量决定的。这一价值量受生理需要和历史的社会道德需要两个因素制约。生理需要指保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量,如果劳动者得不到较低需要量的保证,其生命就无 常维持,社会劳动力就会日益萎缩,社会再生产也无 常维持。所以,由生理需要所决定的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量,乃是国民收入中v的一个较低数量界限。历史的社会道德需要是指维持历史已经形成的消费状况,以及社会生活 惯等对必要商品量的需要。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高低,除了生理需要外,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以及历史上已经形成的生活 惯和非生理需要等因素。

(2)国民收入增长状况。它包括国民收入增长量和增长原因两个方面。在国民收入中v与m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长与m的增长成等比例变化。造成国民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人数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节约。这三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中m的比重影响并不完全一样。生产领域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国民收入中v与m的比重不变,但两者都会与国民收入的增加成等比的增加。劳动生产率变化对m的影响,是劳动生产率同生产成果成正比例变化,同活劳动消耗成反比例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取得单位生产成果所消耗的活劳动的节省,在补偿活劳动消耗的必要产品量不变的条件下,也就是单位国民收入中所包含的v就会减少而m就会增加。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增加的国民收入量,都是m。物质消耗的节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m相应增加,国民收入增长如果都是由于物化劳动节省形成的,则国民收入增长量也就是m增长量。以上三个因素决定的国民收入增长中的m,加上基期国民收入中的m,就是当年财政收支的较大 。

财政收支的较低数量界限

财政收支规模的小极限。要保障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地顺畅进行,财政收支必须维持一定的比例份额,这个份额大小,主要决定于:

(1)相对不变的社会共同需要量。即上年已经达到而又不随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而相应增长的社会共同事务的需要量;

(2)变动的社会共同需要量。即随生产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而相应增加的社会共同事务的需要量;

(3)必须由财政承担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积累的需要量。即为满足新增人口所必须增加的生活资料需要。以上三个方面的社会共同需要的较低数量总和,就是当年财政收支较低 。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浩然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财政分配的数量界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浩然;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97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