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anwanqiang
戏曲剧种,又名时腔,曾称华剧。原为陕西、山西两省流行的一种皮影戏腔调。一说因主要击节乐器为小铜碗碗而得名;一说因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名“阮儿腔”,后称碗碗腔。195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结合戏曲表演形式,改由真人扮演,发展成为新的戏曲剧种。
皮影碗碗腔的产生年代,无文献可考。陕西东部大荔(同州)、朝邑、蒲城、渭南、临潼、华阴、华县、富平、韩城为其主要活动地区。清乾隆年间,曾有渭南举人李芳桂为碗碗腔撰写剧本10种。1910年前后,同州、朝邑两地有50多个班社。《重修华县志稿》也记载当地有“时腔,即碗碗腔,来自同、朝一带,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这说明碗碗腔的产生和发展,至少有 200年以上的历史。皮影戏时期,在陕西发展为:东路,以旧同州府为中心,也叫东府碗碗腔;西路,以凤翔府为中心,也叫西府碗碗腔;以洋县为中心的陕南碗碗腔与东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此外,陕北的碗碗腔自成一格。在山西,据孝义皮影艺人相传,碗碗腔由陕西艺人于清末传入山西,分为两路,一路流行于晋南曲沃、新绛一带,一路流行于晋中汾阳、孝义一带。各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不同地区语言、民间音乐和剧种的影响,在剧目、音乐、唱腔、乐器等方面也逐渐各具特点,自成体系,已成为当地的碗碗腔皮影剧种。1956年以来,各地相继把碗碗腔搬上舞台,又有所革新发展,先后成立的主要演出团体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剧团,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山西省孝义、曲沃、太原碗碗腔剧团等。
东路碗碗腔在艺术上比较成熟,影响较大。它的音乐具有幽雅、清新的特色,其唱腔既有擅长表现欢乐的“欢音”,又有擅长表现悲伤的“苦音”。主要板路有慢板、快三眼、慢紧板、紧板、滚板、扬句子、尖板、西厢调、花花腔、叠腔等;演唱时,小生、小旦、青衣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形成真假声结合使用的特点。其他行当,全用真声。此外,还有一种用单句结尾的,即七字句上、下乐句的唱段,在结束时只唱一个上句,曲调曼声而下,使人有词意已尽而余韵犹存的感觉,与一般戏曲唱腔的“留板”不同,不用再接下句。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硬弦、板胡、唢呐、马号,以及梆子、碗碗等打击乐器。传统剧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为《金琬钗》、《香莲佩》、《春秋配》、《十五庙》、《玉燕钗》、《白玉瑱》、《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等。1956年后,经过整理演出的有《金琬钗》、《白玉瑱》、《女巡按》等传统戏,也编演过现代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天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碗碗腔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天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