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感光测定

[拼音]:ganguang ceding

[外文]:sensitometry

用专门的科学检测手段对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进行鉴定的测试技术。

感光测定的基本原理,最早于1890年由F.赫特和V.C.德里菲尔德提出:以规定光谱成分的光对受测材料进行一系列已知量的曝光,经一定条件的显影加工后,测出不同曝光量所得密度,求得曝光量与感光材料“变黑”程度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这种测定包括3项基本内容。

(1)曝光量。在光源性质固定的条件下,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光照度(E)和时间(t)。曝光量H=E·t。在相应照度范围内的正常情况下,任意改变照度和时间,但只要其乘积相等,感光材料密度变化程度亦相等。这是感光材料感光的基本规律之一──互易律。H=E·t的物理意义只有在受测材料相应的互易律有效范围内确立。

(2)光学密度。它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深浅程度。密度越大,则感光越深。当光线投射于感光材料上时,一部分透过(或被反射),另一部分被阻截(或被吸收)。设投射光为I0、透过光(或反射光)为I,那么阻光率O=I0/I,而透光率T=I/0。阻光率的大小和感光材料变黑程度成正比,也就是和感光后的密度成正比。因此一般取阻光率(或透光率的倒数)的对数为光学密度:

彩色感光材料的彩色光学密度,根据同样的基本数式,通过相应的三原色滤光器,按照光谱 的介质对应吸收原理测定。密度测定常以经过标准校定的光电式密度计来完成。

(3)感光特性曲线。由已知曝光量(按对数值计)和相应的密度构成的关系曲线叫作感光特性曲线。它是感光测定的重要内容和归结。通过它才能测取各项感光性能数据和使用加工的依据。完整的感光特性曲线如下图,它依其各部分形态和摄影效果分为4个部分:AB部分为曝光量不足部分,称为趾部,其密度随曝光量增加而变化较小,且不成常数比例,影像落于这一部分将不能正确表达景物的影调;BC部分为曝光适度部分,称直线部分,这段范围内密度与曝光量是成正比例增长的,因而也最能正确表达景物的影调层次,属理想使用部分。CD部分为曝光过度部分,称为曲线的肩部,这部分密度变化不成常数比例,不能正确表达景物的影调层次;D点是密度增长的饱和点,称较大密度;超过它的DE部分是某些类型感光材料可能出现的反转部分,由于它的相反效果而在常规摄影中已无实用意义。在A点以下绘出的水平线表示未感光而经过显影生成的密度,称灰雾密度D0,一般包括片基和灰雾两部分,亦称小密度。这部分虽属感光材料本身在相应显影条件下生成的密度,但超出允许限度也会影响影像细部表达。对于多层式彩色感光材料的3个感光层分别感光而生成3种染料密度,对各层彩色密度作三原色光检测,便可作成3条特性曲线。从特殊性性曲线上可以直接表示或计算求得一系列感光特性数据(反差、感光度、宽容度)。

感光测定实际应用的范围和意义:

(1)在合理加工条件下测定一种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

(2)用特定的感光材料来测定显影配方的性能或控制检验某种显影配方在不同温度、时间、搅动等条件下的加工性能及稳定性;

(3)用特定的感光材料和加工条件来测定某种不同光学条件的曝光性能。

广义的感光测定还包括光谱感光度分布和由此导致的感色性测定。用经过光谱感光仪的分光劈谱生成的从近紫外到近红外连续光谱,给受测的感光材料曝光,从而得出相应的光谱感光度分布曲线。借以掌握材料的感光性能,从而使摄影或加工处理更为合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长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感光测定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长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534.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