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ou Qianzhi
北魏著名道士。原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徙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南雍州刺史寇讚胞弟,自称东汉雍奴侯寇恂之十三世孙。18岁即倾心慕道,初修张鲁之术,无成。传遇成公兴(《魏书·释老志》称为仙人,《殷绍传》称游遁大儒),先后在华山、嵩山从其修道7年,声名渐著。
天师道自张陵以后,农民领袖常用以组织和发动农民起义,深为当时士大夫所不满。北魏立国之初,崇道抑佛,寇谦之便乘机改革天师道。神瑞二年(415)寇谦之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传其服气导引口诀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引者)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泰常八年(423),又称老君之玄孙李谱文临嵩岳,面授《录图真经》60余卷,赐以劾召鬼神及金丹、云英、八石、玉浆之秘法,令其辅佐北方泰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领“人鬼之政”。始光元年(424),至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献道书于太武帝。左光禄大夫崔浩以“辞旨深妙”上疏盛赞。太武帝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山中诸徒弟。翌年,于平城东南立天师道场,“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集道士120人,每日祈祷6次。后人称北天师道。太延六年(440),寇谦之声称太上老君复降,授太武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帝信之,遂改元为太平真君。又二年,太武帝亲至道坛受箓,并封寇谦之为国师。北天师道乃大盛。终北魏之世,崇信不衰。后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箓,如魏之旧。
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一则摒弃可被农民起义所利用之教义和制度,反对农民“称官设号、蚁聚人众、坏乱土地”,“叛逆君王、谋害国家”。另又声言“兼修儒教”,“并教生民,佐国扶命”,主张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安贫乐贱,信守五常,并列为道教规戒之内容。同时,又在佛道斗争中,引佛入道,宣扬六道轮回,模仿佛教仪节,主张立坛宇,修功德,诵经成仙,持戒修行等。此外,寇谦之又改革祭酒官职父死子继的世袭制度,主张“简贤授明”、“唯贤是授”;反对道官索取道民财帛,以减轻道民负担等。
据道教传说,神授寇谦之之书共80余卷。一般认为,《正统道藏》所收《老君音诵戒经》1卷,即《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残本,余均佚。但据近人汤用彤等考证,《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为《太上老君戒经》、《老君音诵戒经》等书之总称。
参考文章
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改造宗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景天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寇谦之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景天;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