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n guyue
[外文]:Xi'an wind and percussion ensemble
我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流行于西安地区(包括沿终南山麓一带)。其产生年代,史无记载,但从保存至今的乐谱谱式、乐器、演奏形式,以及曲名、曲牌、曲式等方面来看,与我国古乐、特别是唐宋教坊音乐有关。
西安鼓乐由多种音乐因素组成,其中包括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以及宗教音乐等等。其乐曲按传统分类法分:起、鼓段曲、耍曲、打札子、花鼓段、垒鼓、别子、引令、套词、北词、南词、外南词、京套、大乐、曲破(或作赶山东、单木、玉包头)、赚(或作湛、赞),以及开场鼓、开坛鼓等。所用的旋律乐器有琵琶、筝、夏笛、笛、笙、管以及六锣,节奏乐器以形似羯鼓的坐鼓为主,还有战鼓、乐鼓、独鼓、单面鼓(铜鼓)、高把鼓等,并配以锣、钹、铙、铰、木椰子等,从而形成了与我国其他民间器乐形式迥然不同的配器手法。所用的谱式,由等谱字构成,与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所用的俗字谱,基本上同属一种体系(如图)。所用的调,常用六(C)、尺(G)、上(F)、五(D)4个调,有时也用工(A)调。
自1951年以来,经过音乐工作者对西安鼓乐的抢救、整理和研究,已从古老手抄本乐谱中发掘了乐曲2000余首,曲名、曲牌1200余个。有不少与唐宋教坊音乐相同或相近的曲名。如《群仙会》、《曲破》、《游月宫》等。古曲以“拍”为名,始于唐代,鼓乐中这种曲名也很多,如《平调双八拍大乐》、《双九拍大乐垂杨柳》、《双九拍折桂令》等。其中亦有常见于宋、元诸宫调、唱赚、南北曲中的曲名曲牌,以及元、明、清诸代词曲牌名、戏曲曲牌。值得注意的是,古乐中还有不少曲名曲牌,如《入梨园》、《洞里天》、《封侯印》、《出使车》、《壁上剑》等,都是我国古代音乐文献资料和其他乐种少见或不见的。现已发现的乐谱,最早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和雍正九年(1731)的抄本,更多的是清道光(1821~1850)抄本或传抄本。
西安鼓乐的演奏班社中,分僧、道、俗 3个流派,在演奏风格上各具一格,演奏技巧亦各有千秋。道派鼓乐温文典雅,技巧较高;僧派鼓乐热烈、粗犷,富有生活气息;俗派鼓乐班社长期活动于农村,比之僧、道两派,更多的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因素。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堰维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西安鼓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堰维;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