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课堂讨论

[拼音]:Ketang taolun

[外文]:seminar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Seminar(音译为“ 明纳尔”)一词, 是从拉丁文“seminarium”而来,原意为“苗圃”、“发祥地”,后转意为学校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研讨学术。17世纪开始,在西欧的一些大学的教学中应用课堂讨论,具有专题研讨的性质。到了20世纪,课堂讨论的某些因素,在中学高年级的一些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等学校和中学高年级某些学科的理论探讨中用得较多。

课堂讨论有3种基本类型:

(1)用于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课堂讨论。

(2)就某门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

(3)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课堂讨论,一般要求:讨论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时,教师作出总结,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怡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课堂讨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怡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684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