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罗瘿公(1880~1924)

[拼音]:Luo Yinggong

京剧作家、诗人。名惇曧(一作惇融),字掞东,号瘿庵,晚号瘿公。广东顺德人。生于北京。父家劭,为清翰林院编修。瘿公幼承家学,早年就读于广雅学院,与陈千秋、梁先生等同为 徒弟。光绪二十九年(1903)曾中副贡。后屡试不第。值废科举、兴学堂,乃报捐主事,进京供职,官至邮传部郎中。 后,历任总统府秘书, 秘书、参议、顾问、礼制馆编纂等职。袁世凯当皇帝,罗虽与袁有旧,然不受其禄。自此益纵情诗酒,留连戏园,结识王瑶卿、梅兰芳等人。与程砚秋交谊尤深,并多方支持程砚秋的艺术活动。

1921~1924年,罗瘿公为程砚秋创作和改编的剧本计有《龙马姻缘》、《梨花记》、《花舫缘》(又名《三笑缘》)、《红拂传》、《孔雀屏》、《玉镜台》(又名《花筵赚》)、《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青霜剑》、《金锁记》。梅兰芳的《西施》一剧,亦为其所编。《红拂传》写隋末“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女和虬髯公的故事,是程砚秋早年经常演出的剧目。《鸳鸯冢》、《青霜剑》、《金锁记》 3部悲剧,具有反封建的社会意义,并为程砚秋的悲剧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青霜剑》写豪绅方世一觊觎秀才董昌之妻申雪贞,诬陷董入狱、问斩;又遣媒劝申改嫁。申识破奸谋,暗携家传青霜剑含悲出嫁,在洞房中杀死方世一,到董昌坟前哭祭,毅然自刎。剧中塑造的申雪贞是一个智勇、坚毅、有反抗精神的女人形象。剧作通过申雪贞的悲剧遭遇,揭露了土豪劣绅和封建官府的罪恶。《金锁记》是根据京剧传统折子戏《六月雪》,参考明传奇《金锁记》(叶宪祖作)改编而成的,剧作突出了窦娥善良、敦厚的性格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罗瘿公写的一些具有喜剧风格的作品,故事曲折生动,塑造了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但未脱出“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窠臼,使人物形象缺乏新意。

罗瘿公在编剧上所取得的成就,同他与王瑶卿、程砚秋等在艺术上的反复切磋是分不开的。他所编写的剧本,根据程砚秋自身条件,注意发挥程砚秋的艺术特长,对程派艺术的形成起了重大的作用。

罗瘿公素负诗名,兼善书法。著述有《瘿庵诗集》、《鞠部丛谭》以及《太平天国战记》、《戊戌德宗之密诏》、《庚子国变记》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紫嫣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罗瘿公(1880~1924)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紫嫣;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6246.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