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无调性

[拼音]:wudiaoxing

[外文]:atonality

现代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之一。用以指音与音之间、 与 之间无调性中心,没有功能联系,缺乏调性感觉的创作手法与音乐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由19世纪后期音乐中变音体系的极度发展、调性的频繁变化、 结构的复杂化以及功能联系的消失等因素而逐步形成。它的特点为无中心音或中心 ,无调号,无调式特性,半音阶的各音均可自由应用,尽可能不采用传统的 结构,避免能产生调性作用的和声进行。与此有关的是旋律、和声、曲式、节奏与音乐构成方法均与传统有极大的差异。由于无调性音乐乃逐步形成,因此,调性模糊的音乐与无调性音乐之间,在感觉上常无明确的界限。

无调性一词最初用以形容A.勋伯格作品中开始完全脱离传统的作品(自作品10号《第二弦乐四重奏》的之后乐章起至作品22号,均属这一类型)及其学生A.贝格、A.von韦贝恩等同类作品的特性。现代一般通用的无调性一词,并不局限于勋伯格等作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具备无调性音乐特点的一种现代音乐类型的总称。

无调性音乐与勋伯格在1920年后开始应用的十二音技法(亦称十二音序列音乐)不同,一般的无调性音乐并不根据某种特定的音列构成。而十二音序列音乐则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调性的残存影响和中心音的作用,根据特定要求将半音阶的12个音,编排成序列原型进行创作,是一种有特定含义的无调性音乐。

下面的谱例为勋伯格的作品11号《三首钢琴曲》之第 3首结尾处。其中无任何传统意义的调中心存在,单纯的音程与 和其他复杂的、不协和的音相结合,消除了可能产生的中心音作用。其中也无特定的序列,故属于一般的无调性音乐范畴。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建中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无调性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建中;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6229.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