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enghouyi Mu Jinqi
[外文]:Gold Ware from the Tomb of Marquis Yi of the Zeng State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主棺内。计碗(盏)、匕、杯各 1件,器盖2件,带钩4件,尚未包贴的金箔 940片。像这样大宗的金器发现,在战国墓葬中并不多见。
金碗方唇直口,浅腹平底,口沿下饰一圈蟠螭纹,腹上部有两个对称环耳,三矮足,作倒置凤首状,带盖,盖顶中心有一个圆形捉手,盖沿有 3个等距离的外卡,与碗口正好扣合。盖面饰蟠螭纹、绹纹和两周勾连雷纹。制作极为精工。通高11厘米,口径15.1厘米,重2156克,是目前已知的先秦金器中较大最重的一件。器内置镂孔金匕 1支。匕身圆形,镂孔作变异龙纹,方柄,素面,通长13厘米,重 56.4504克。经武汉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扫描电镜检测,含金量87.45%,含银12.55%。金杯方唇敞口,束腰,平底,腹上部有两个对称环耳,带盖,通体素面,通高10.65厘米,口径8.1厘米,重789.9263克。金器盖 2件;不见器身,一大一小,圆拱形,盖面以麻点纹为地纹,饰数周花纹。大盖通高2.5厘米,直径9.5厘米,重327.65克,经检测,含金量88.09%,含银11.91%。小盖通高2.2厘米,直径7.5厘米,重157.35克,经检测,含金量85.66%,含银14.34%。带钩出土于东室主棺内,器形完整。钩鹅首形,长颈扁喙,素面光洁,均长 4.4厘米,分别重40.93克、43.2064克、45.5952克和46.6224克,经检测,含金量分别为90.9%、90.8%、93.6%和90.7%,含银量分别为9.1%、9.2%、6.4%和9.3%。金箔形状不一,有圆形、半圆形、圆弧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圭形、双勾形等10多种。多数在表面上压印各种几何形图案,构图简洁,少数光素无纹饰。厚0.037~0.378毫米,一般在0.1~0.2毫米之间,每平方厘米重20~30毫克,估计是用于粘贴铅锡饰物的。经检测,素面金箔含金量约 92%,含银量约8%;几何纹金箔含金量约86.7%,含银量约13.3%,且均含有极微量的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昱岚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曾侯乙墓金器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昱岚;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