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ehui zhengce
[外文]:social policy
国家、 制定的关于社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行动准则。广义的社会政策包括社会事业政策,如人口政策、劳动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医疗卫生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文化和体育事业政策、社会服务政策;教育政策;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政策;社会治安政策;社会行政管理政策;等等。
性质和功能社会政策是特定利益的载体,其本质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属性,是实现统治阶级的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同时它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富裕程度。社会政策也是一种社会稳定机制,它的功能是通过社会工作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保障、改善人民生活,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西方国家的社会政策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
(1)19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30年代末为形成时期。19世纪80年代起,欧洲各国实行社会改革,相继制订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社会保障政策主要用于解决工伤事故补偿、老年人的年金、疾病保险等比较急迫的社会问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社会保障政策的中心目标是解决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问题。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发展时期。1942年11月,英国 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即《社会保险和有关的福利问题》。该报告建议社会保障政策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这 3个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用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社会救济用以满足特殊情况的需要;自愿保险用以满足收入较多的居民的较高需要。还提出两个基本的政策思想:社会保障应以保证居民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为限;应当包括所有居民各种不同的保障需求。“贝弗里奇报告”是战后英国社会保障计划的思想基础,也是西方国家战后制定社会政策的参考依据。战后西方国家社会政策的发展表现为:a.建立相互协调、统一管理的社会政策体系,解决了内容重叠、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b.社会政策的内容增加、领域拓宽,它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阶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c.主动性增强。社会政策同经济政策相结合,并为政治、经济战略服务,构成了西方国家战后社会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出现了把社会政策纳入社会发展战略的趋向。d.体制改革。主要是推行强制性社会保险,实行津贴同物价和工资水平挂钩、基本津贴加补充津贴等政策。
我国的社会政策我国的社会政策源远流长。其思想萌芽可追溯到《尚书·商书·太甲下》、《礼记·月令》、《国语·鲁语下》、《孟子·滕文公上》等先秦典籍。《周礼·地官·大司徒》提出了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社会政策思想。战国以后,仓储制度逐步发展起来。常年储粮以应灾荒的社会政策,后来发展为救灾济贫的“荒政”。《宋史》最早在“民政”一词意义上列举了社会政策的内容。元、明两代的社会政策,多承唐、宋之制,大体可以分为恤贫和救灾两个方面。到了清代,学者和官方多从民政角度阐释和制定社会政策。
我国 党在战争年代就十分重视新 主义的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先后制定了优待和抚恤红军及其家属的政策。 和 时期,根据地 制定救济灾民和难民、抚恤伤残孤老、拥军优属、敬老慈幼、保护女人等方面的政策。我国建立后,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政策:
(1)改造性的社会政策。主要有对流氓、歌妓、无业游民进行教育、改造、安置的政策;查禁XX、 ,取缔黄颜色文化和反动封建会道门的政策,等等。
(2)治穷性的社会政策。包括救灾、救济、扶持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政策,等等。
(3)抚恤性的社会政策。指对烈属、军属、复员军人、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实行优待、抚恤和安置的政策。
(4)保障性的社会政策。主要是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的政策;对农村无依无靠、生活困难的老幼残疾者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烧、孤儿保教或老人保葬)的政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疾病、伤残、死亡、退休、退职、生育、疗养等社会保险的政策。
(5)福利性的社会政策。指城市高就业、高补贴和多福利的政策,其中包括城镇居民普遍享受项目不等的各种消费补贴的政策。
(6)教育管理性的社会政策。包括婚姻家庭管理、殡葬改革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教育安置、社团登记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我国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我国的国力、国情,按照有利生产、保障生活的原则,有步骤地制定和实施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社会保障的政策,推进公共福利事业社会化的政策,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继续做好优抚、救济工作的政策,社会工作为主义 建设和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政策,以及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统一社团管理等方面的政策。
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一体化。社会政策不再是孤立、消极地解决社会问题的应急措施,而被视为社会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2)国际化。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和劳动力共同市场的建立,许多国家加强了社会政策的国际合作与协调,陆续签订了一系列双边或多边的有关国际条约。
(3)科学化。新的政策理论和科技成果大量运用于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有效地提高了决策效率和政策水平。
(4)完善化。80年代以来,各国 相继开展社会政策的调整与改革。西方发达国家社会政策的调整和主义国家社会政策的改革在不同的方向上力图完善不同性质功能的社会政策体系。
参考文章
资产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经济百科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煜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社会政策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煜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