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idianying
[外文]:film poetry
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一种创作主张和艺术样式。1925年起,法国“先锋派”理论家A.伯克莱提出“影片应该成为诗”。L.慕西纳克认为“电影的最完善的体现,是电影诗”,J.艾浦斯坦认为“电影是强有力的、诗的工具”。他们把电影看作表现“主观幻觉”的手段,认为超现实的“幻梦的境界是最崇高的电影领域”,主张“主观幻想的绝对自由”,热衷于探索电影隐喻,反对电影情节。早期“先锋派”电影创作者被称为“银幕上的诗人”。与此同时,苏联电影艺术家对电影中诗的语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作出《战舰波将金号》、《土地》、《母亲》等以富于隐喻性的电影语言,运用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段,将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对社会历史进行高度概括的作品。50年代中期以来,诗电影在苏联继续得到发展,创作出《海之歌》、《雁南飞》等作品,并注意与叙事因素相结合,从民族文化汲取养料。在西方,以意大利作家、艺术家P.P.帕索里尼1965年在《诗的电影》一文中阐述的观点为代表,排斥传统叙事程式,追求神秘的、梦幻的、暧昧的、非理性的境界。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蕴和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诗电影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蕴和;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