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非洲历史

[拼音]:Feizhou lishi

[外文]:history of Africa

非洲全称为“阿非利加洲”。是位于亚欧大陆西南方的世界第二大陆。古代希腊称其为利比亚,“阿非利加”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 2世纪古代罗马人的著作里。对于这个名词的来源有种种说法,但一般认为当时可能是称呼突尼斯南部一个名叫“阿非利克”(Afarik)的柏柏尔人部落。罗马灭亡迦太基后,大体在其领域内建立“阿非利加省”。15世纪初起,随着欧洲人来到非洲,“阿非利加”一词逐渐被用来泛指整个非洲大陆。

自然环境和居民

非洲四面分别濒临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和红海,唯东北部通过宽约30公里的苏伊士地峡同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相连,因而在民族、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同其有着密切的联系。非洲面积为3029万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岛屿),现有55个国家和地区。

地理

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平均海拔 750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主要是高达1000米以上的山岳地带,西北部为地势低缓的盆地及沙漠。坦桑尼亚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第一高峰。非洲的山脉和高地大都耸立在沿海地区,阻碍着非洲内地同沿海的交通。非洲西部海岸线比较平直,但多浅滩,缺乏海港和可用作中途站的岛屿,影响着非洲同其他大陆的往来。非洲河流众多,著名的有尼罗河、尼日尔河、刚果河(扎伊尔河)、赞比西河和奥兰治河等,但因地形起伏不平,河流多急流险滩,部分河道难以通航。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东西横贯非洲北部;闻名于世的东非大裂谷全长约6400公里,纵深千米,宽约二、三百公里,界内多湖泊和火山,这些都不利于非洲内陆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和联系。

气候

非洲是一个热带大陆,气温高,干燥少雨。赤道贯穿大陆中部,两侧的气候区是对称的。非洲面积有3/4属热带地区,此外多数是亚热带区,只有少数高山地区属温带气候。北非地中海沿岸和南非顶端地区是地中海型气候,面积虽不及非洲总面积的10%,却是重要农业作物区。沙漠地区占非洲面积的40%,高温干旱,缺乏生机。热带森林区覆盖着非洲18%的土地,集中在赤道两侧和西非几内亚湾沿岸。撒哈拉沙漠以南和赤道南北广大地区是热带草原区,占非洲总面积的40%,由于雨量不足,可耕地较少,开垦后仅可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自然资源

非洲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富饶的大陆。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储藏量较大。南部非洲金刚石、黄金、铬、钴、铜、锰和石棉等储量居于世界前列。中部非洲的刚果河盆地稀有金属种类很多,素有“中非宝石”的美称。西非、北非和南部非洲储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等动力资源。水力资源甚丰,约占世界水力蕴藏量的1/5。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也极丰富,沿大西洋海岸,从直布罗陀海峡直达南端好望角的整个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中尤以安哥拉、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摩洛哥诸国沿海为最突出。

种族与民族

非洲人口为5.33亿人(1985年统计),占世界总人口11%。其中绝大多数是本地居民,来自欧洲的白人主要居住在南部非洲诸国,移住南部非洲和东非一些国家的尚有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华侨人数不多,集中在东非沿海岛屿和南非。

本地居民中主要分为黑色人种和欧罗巴人种两大种族集团。黑色人种约占居民总数的2/3,分为苏丹各族和班图各族。前者居住在撒哈拉以南、赤道以北,西起大西洋沿岸、东到埃塞俄比亚,其中主要有富拉尼人、曼丁戈人、阿散蒂人和约鲁巴人等;后者大体居住在赤道以南的广阔地域内,重要的有巴卢巴人、尼扬韦齐人、祖鲁人和科萨人等。此外,在南非和西南非某些地区居住着少量的科伊桑人,在赤道周围的热带森林和峡谷里,还生活着为数甚少的尼格利罗人(又名俾格米人)。

欧罗巴人种居住在北非和撒哈拉地区,他们是古代阿拉伯人同当地柏柏尔人、古埃及人融合而成的,通称阿拉伯人。目前在一些偏僻山区和沙漠绿洲里,仍居住着保持原有 俗的柏柏尔人。

除此以外,在非洲还有一些过渡类型的种族:居住在埃塞俄比亚和红海沿岸的埃塞俄比亚人种,属黑色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融合类型,阿姆哈拉人和索马里人均属于这个种族;马达加斯加人属蒙古人种,是来自亚洲的马来人和黑色人种融合而成的;南非的混血种人,则是早期白人移民和当地黑人科伊人等族女人所生的后裔。

语言与文字

非洲居民的语言主要分为闪含语系、苏丹语系和班图语系。它们同人种的分布大体一致:闪含语系中有阿拉伯语、柏柏尔语、阿姆哈拉语和豪萨语等;苏丹语系中分为富拉尼语、曼丁哥语和约鲁巴语等,班图语系中有斯瓦希里语、卢巴语、祖鲁语等。除上述语言外,还有科伊桑语、马尔加什语、阿非利坎语等,后者又名布尔语,是欧洲白人到达南非后,由荷兰语和南非当地语言混合而成的。此外,在白人居住区还流行英、法等欧洲语言。非洲的主要语言都有文字。如阿拉伯文字、阿姆哈拉文字;使用拉丁字母的豪萨文字、斯瓦希里文字;约鲁巴文字等。

宗教

非洲宗教分为传统宗教、 教和 教三大类。传统宗教盛行于撒哈拉以南,特别是赤道以南广大地区,具有强烈的地方性,一般采取供奉祖先或图腾崇拜形式。北非居民绝大多数信奉 教,西非内地和东非沿岸 教也有广泛传播。 教主要流行于东非和西非沿海地区,以及非洲中、南部,扎伊尔、安哥拉等国天主教势力极盛,新教在南非和东非沿岸有大批信徒。

古代非洲

非洲大部分地区文字形成较晚,有关古代史的许多问题只能靠零星的考古发现及口头传说加以推测,迄今未成定论。但从有限的资料中仍能看出非洲古代居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人类的出现

在研究人类的起源问题时,非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英国博物学家C.R.达尔文和T.H.赫胥黎在19世纪提出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假设以来,尽管目前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与争论,但已有相当一部分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诞生地在非洲。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从猿到人各阶段的大量化石,对探索人类起源的奥秘作出了积极的特殊的贡献。

森林古猿、拉玛古猿和南方古猿

达尔文认为人类是由已绝灭的古猿进化而来的,也有人认为人类的远祖可能是森林古猿。这两种化石在非洲都有发现,而且是迄今已发掘的同类化石中年代最早的。埃及法尤姆发现的“原上猿”,时代属渐新世。非洲发现的森林古猿属中新世早期,也早于在欧亚两洲已发现的同类化石。

在肯尼亚特南堡发现的属拉玛古猿类型的肯尼亚古猿威氏种,经钾氩法测定,年代在1400万年以前。发掘者在发现该古猿的中新世晚期的地层中,还发现了许多被砸裂的哺乳类动物的骨骼,在同一地方还发现了边缘已被磨光的石块。

在非洲的不少地方都发现过兼有猿和人的特征的南方古猿化石。1924年在南非发现南方古猿头骨。1959年在今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的距今约200万年的"东非人",以及1973年起在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的距今 300万年的古猿化石,均属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可分为纤细种和粗壮种两类,其脑容量已达400~500毫升,较拉玛古猿增加近一倍。据研究,南方古猿已具有使用工具和说话的能力,具有形成中的人的许多特征,对研究人类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1982年在肯尼亚的巴拉戈伊发现 8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人类学家认为这些化石的发现有可能填补拉玛古猿与南方古猿间的空白,为研究人类的发展进程提供了又一线索。

能人

1961年,在奥杜瓦伊峡谷发现了一具距今180万年的人骨化石,它比“东非人”更接近于现代人,并被认为是石器的制造者,因而在1964年被定名为”“能人”。能人已能够制造工具,从而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而成为“完全形成的人”。1972年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又发现了被称为“1470号人”的能人头骨化石。其生存年代可能为距今290万年,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

1975年在坦桑尼亚北部的莱托利地区发现了年代更为久远的人骨化石,而且还发现了莱托利人直立行走的脚印化石。据钾氩法测定,属于距今359~377万年以前。一些学者根据遗骨特征与能人相近似,且能直立行走,认为莱托利人应为人类最早的成员。但由于莱托利的地层中未发现石器,这一点尚有争论。

直立人

直立人在非洲出现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40万年。同我国发现的元谋人、北京人属同一类型。直立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高于能人,除热带雨林外,在非洲许多地方都已发现他们的骨化石或使用过的工具。

非洲出现智人的时间约在距今10万年到 5万年之间。此后人类体型变化较大。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从事不同活动,人们在肤色、头发、眼鼻形、身材、头型、脸形等方面都显示出地区性差别。非洲大陆北部,很早就显示出地中海沿岸居民所具有的特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大约在距今 1.2万年前就形成了今天的三大主要人种:黑人、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黑人又分苏丹各族与班图各族两大系统。科伊桑人肤色略黄,分科伊族与桑族两支。俾格米人肤色呈浅棕色,身高一般为1.4米,是世界上最矮小的人。

石器时代

非洲的石器时代文化可分为两大体系。北非即地中海沿岸部分,在文化上与欧洲和西亚比较一致,因而可以使用欧洲和西亚的分期。撒哈拉以南地区发展情况与欧洲有别,因而使用了一套单独的分期体系。1927年在南非举行的关于南部非洲石器时代文化的学术讨论会上,把南部非洲的石器时代划分为早石器、中石器和晚石器三个时期。这一分期法现已被普遍接受,并略加修改应用于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这里着重介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石器时代。

早石器时代

在坦噶尼喀北 部奥杜瓦 伊峡谷发现 “能人”的地层中,发现了迄今已知的世界最早、最原始的石器。世界上发现这种被称为奥杜瓦伊型石器的地方仅限于非洲东部,其存在年代约距今300~250万年以前,奥杜瓦伊文化的典型工具为砍斫器。继奥杜瓦伊型之后,在距今150万年前还出现了阿舍利复合型石器。使用这一石器的遗址分布较广泛,在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刚果河(扎伊尔河)东部、安哥拉、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地都有发现。有些遗址中石器品种相当多,说明非洲原始居民的生活开始多样化。

中石器时代

大约距今12.5万年前,非洲开始向中石器时代过渡。这时期石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加工也更为细致,有一部分已经过打磨,一部分已装有把手。石器品种也在增加,除挖掘、砍斫工具外,还有尖头器、刮削器等。遗址数量也远远超过早石器时代,分布也更为广泛,说明非洲人口有较大增长,遗址堆积层较厚,说明人们已不再不断地迁移。从遗址中往往能分辨出火塘所在处,说明火的使用已相当普遍。遗址中发现的兽骨化石以母兽和幼兽为多,说明狩猎技术虽有进步,但仍不够高。海边的遗址中还发现大量贝类和海豹、企鹅骨头的化石,说明当时已能捕捞海味。这一时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石器出现了与森林环境和草原环境相适应的两种文化。森林地带的石器具有明显的木材加工特征,如重型手斧、大尖状器和高背“刨刀”,此种石器文化前期称桑戈亚文化,后期称卢本班文化,其代表性石器为经两面加工的细长尖状器。草原地带的石器早期有福尔史密斯型,后期有斯特尔拜型。

在北非,相当这一时期的石器文化有霍尔穆桑文化、勒瓦娄哇文化、莫斯特文化和阿塔林文化。

晚石器时代

这一时期非洲石器的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体积进一步缩小,品种更为繁多,磨制石器的使用也更为广泛,出现了弓箭和陶器。晚石器时代的石器由于体积小、制作精致而被称为细石器。尼罗河流域出现细石器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万年至1万年;昔兰尼加和马格里布约在公元前 1.4万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约在距今2万至1.2万年间。非洲的细石器主要有卡普亚型、威尔顿型、史密斯菲尔德型、纳奇库富型和奇托利亚型等。非洲晚石器时代遗址中,大动物遗骨数量明显增加,这说明狩猎技术已有重大突破。磨制石器的增多说明植物性食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石器时代艺术

在非洲北部,北起阿特拉斯山脉,南至热带雨林,西起大西洋,东抵红海的广大地区,以及包括今南非、莱索托、马拉维、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 、安哥拉直到坦桑尼亚的南部非洲都发现了大量石器时代的岩画和岩雕。这些非洲史前艺术珍品具有独特的魅力,表明了非洲古代居民具有高度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从已能确定年代的岩画和岩雕来看,撒哈拉地区最古老的作品已有1.2万年以上的历史(见彩图),而南部非洲最古老的作品则有 2.8万年的历史。撒哈拉地区多数是前第5千纪以前的作品,南部非洲多数是纪元前的作品。

这些岩画和岩雕的主题有各种动物、人物、狩猎、采集、车马、战争等,为研究古代非洲历史提供了素材。从画面可以看出,当时撒哈拉是一个水草茂盛的地方,而南部非洲一些今天比较荒凉的地区,过去曾经有过品种繁多的动物。早期的作品多反映狩猎生活,后期的作品则可以看出从狩猎到驯养家畜的过渡。画面中还反映出有军队武士的存在,并有衣着与众不同的指挥官模样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岩画经过漫长的岁月,至今色泽仍很鲜艳,说明非洲古代居民在颜色的调配方面有着独到之处。

农牧业的起源和发展

埃及的 古代居民 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就已利用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发展农业。他们种植大麦、小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古代文明。撒哈拉以南的古代居民,在与外部世界基本隔绝的情况下,经过长期的探索,培养出适合于热带环境的作物,发展起具有热带特点的农业经济。非洲是世界作物栽培中心之一。非洲不仅培植了高粱、豇豆、薯蓣、西瓜、可可、柯拉树、棉树、油棕、芝麻等作物以及非洲特有的果树,甚至还有非洲品种的水稻。据发掘,撒哈拉地区农业社会的遗址已有6000年历史。毛里塔尼亚南部的提季特·瓦拉塔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遗址中居址密集,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的发展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据阿拉伯人的记述,西非的农业至少在10世纪前后已相当发达。赤道非洲的多数地区在公元前 500年前后已从采集走向作物栽培。

畜牧业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农业。 埃及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就以牛为家畜。撒哈拉地区距今约6000年的岩画中也有不少以牛为题材的画面。撒哈拉南部边缘出土的牛的遗骨,属于公元前3700~前2700年。西非发现的牛骨最早,属于公元前4300~前3700年。在非洲的野生动物中没有找到乳牛、绵羊和山羊的祖先。因而一般认为非洲所驯养的牛和羊是从西亚传入的。此外,非洲古代居民还饲养马、驴、猪、骆驼和家禽等。

到公元1000年,非洲大陆上虽有个别地区仍以采集、狩猎为生,但绝大多数地区已发展起农业和畜牧业。农牧业的发展使非洲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劳动分工的专业化导致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逐步从石器时代过渡到金属器时代。

青铜器、铁器的使用与班图人迁徙

在非洲,埃及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年代约当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主要文化有拜达里文化(公元前5000~前4000)、阿姆拉文化(公元前4000~前3500)、格尔塞文化(公元前3500~前3100)。这些文化是埃及古代文明的源头。埃及以外的北非地区,铜石并用文化实际是地中海文明的一部分,年代约为公元前第3~第2千纪。整个中非、南非地区,迄今未见金石并用时代的遗物。埃及北非地区在铜石并用时代之后,进入青铜时代。

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

埃及约在公元前第 2千纪初的中王国时代已使用青铜器。北非使用青铜器的时间略晚于埃及。铁器在埃及的大量出现是在第26王朝(公元前663~前625)。在埃及以南,尼罗河中游的库施王国则在公元前6世纪出现铁器。

撒哈拉以南非洲仅毛里塔尼亚西部发现过数量较多的青铜器,其他地区没有经过青铜时代,直接从石器时代发展到早期铁器时代。关于非洲冶铁的起源,学者间存在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是由世界其他地方传入的;有人认为是在当时独立发展起来的。从考古发掘看,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学会冶铁的地区是西非。西非的早期铁器时代遗址经测定,年代为公元前580~公元160年。推测铁器的制造和使用是从西非向东部和南部非洲传播的,公元3~5世纪,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早期铁器时代居址分布已相当广泛。

班图人的迁移

非洲南半部的早期居 要是科伊桑人,但在今天,从比夫拉湾直到马林迪一线以南的地区,90%的居民是班图人。这一现象是由于班图人在二、三千年里的迅速扩散而造成的。关于班图人的起源,各国学者说法不一,较多的意见认为班图人起源于西非,大约在尼日利亚与喀麦隆接壤处。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稳定,加速了班图人的繁衍,人口的增长,使他们不断地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迁移,以便寻求更多、更好的耕地和牧场。在几千年的迁移过程中,他们征服或同化了其他居民,最终遍布整个非洲南半部。班图人的迁移一方面传播了先进技术,促进了非洲南部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断引起战争,造成社会的长期动荡。

国家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变,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后,除埃及外,非洲不少地区出现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有些国家幅员相当辽阔。

埃及

埃及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100年前后,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1王朝,埃及进入早王朝时代。古代埃及人不仅创制出自己的象形文字,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而且在建筑、雕刻、绘画、文学乃至数学、医学等方面均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见埃及历史)。

东北非

约公元前10世纪,尼罗河第二瀑布以南,即今苏丹共和国境内,就已出现了库施国家。公元前8世纪,库施王国强大,其国王皮安基公元前751年征服埃及,其弟沙巴卡建立埃及第25王朝。亚述人的入侵使第25王朝遭到覆灭以后,库施人在埃及以南尼罗河第 6瀑布以北的麦罗埃独立地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全盛时期的库施王国有过发达的农业、炼铁业和纺织业,成为非洲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埃塞俄比亚境内,1~7世纪曾存在过强大的阿克苏姆王国。高耸的独石碑是这一文明的标志。这个国家很早就发展起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有自己的文字, 4世纪时与拜占廷帝国结盟, 教成为其国教。阿克苏姆衰亡后,12世纪出现了阿高人的国家──扎格维王朝。(见埃塞俄比亚历史)

马格里布

非洲西北部的马格里布,进入公元前第1千纪后,柏柏尔人在同腓尼基人的长期斗争中,建立努米底亚、毛里塔尼亚等王国。在反对阿拉伯封建主的斗争中,柏柏尔人又在11~13世纪先后建立起阿尔穆拉比特王朝和阿尔穆瓦希德王朝。这两个王朝的统治都曾到达海峡对面的伊比利亚半岛。在此期间,马格里布在经济上、文化上都得到巨大的发展。13世纪后半期,阿尔穆瓦希德王朝解体后,马格里布又出现了麦里尼德、阿卜德瓦德和哈夫斯 3个新的国家,其疆域大致分别相当于现在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

西苏丹

在撒哈拉以南,最早出现大国的地区是乍得湖以西、几内亚湾以北的西苏丹地区。这里不仅农业较发达,而且也是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必经之处。8~16世纪先后出现了一些强大的王国,如加纳王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等。加纳王国全盛时期的领土跨越今毛里塔尼亚及马里共和国,11世纪由于阿尔穆拉比特王朝的入侵而衰落。马里帝国在13世纪接替加纳成为西苏丹大国,由于国王曼萨·穆萨一次去麦加朝圣,途中大肆挥霍黄金,因而外部世界才知道这个国家的富裕和繁荣。15世纪桑海帝国崛起,成为西苏丹霸主。桑海不仅在版图上远超过加纳、马里,在经济和文化上也有新的发展。在这些国家之东还有莫西人的国家和11~13世纪陆续出现的豪萨城邦。在乍得湖地区还有过 9世纪兴起的卡涅姆-博尔努王国,其塞法瓦王朝从11世纪后半叶一直统治到1846年。在这些国家以南的热带森林的边缘地区,国家的出现虽较晚,但由于同北方的接触,在西方殖 义者入侵以前,也先后出现过一系列国家,如贝宁王国、博诺、登基拉和阿夸穆、伊杰布、伊费和奥约等。

中南非

在非洲的中南部发现了许多铁器时代的遗址,年代在公元第1千纪的中后期。这些遗址大多是位于山顶的石头建筑,在附近的山坡上,还发现了古代的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遗迹,梯田有时绵延达几十公里。从肯尼亚到马拉维湖连绵800~900公里的地区还发现有时断时续的类似古代道路的痕迹。没有较高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难以进行此种规模的公共工程的,但具体情况尚不可考。在殖 义者入侵之前,这里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数甚多。如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刚果王国、布干达王国、隆达王国等。

非洲东海岸

由于海外贸易的发展,非洲东海岸很早就有一些贸易站,10世纪前后,这些贸易站逐步发展为城邦,著名的有摩加迪沙、布拉瓦、马林迪、蒙巴萨、奔巴、桑给巴尔和基尔瓦等(见僧祗城邦)。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从16世纪上半叶起逐步形成一系列国家:南部是巴拉人的国家,西部沿海有萨卡拉瓦人的国家──曼那比和博依那,中部有梅里纳人的国家(见伊梅里纳),中部偏南有贝齐察人的国家。

殖 义入侵前的社会经济形态

在西方殖 义者入侵以前,非洲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土地归国王、贵族、 教寺院的教长及其他封建主所有,无地或少地农民向他们租种土地时,需要交纳沉重的地租。这里商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已出现资本因素。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生产力虽有发展,铁器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农业也有发展,但多数地区仍采用较原始的烧林耕作制,少数地区采用作物轮种法。在社会分工方面,大部分地区已完成了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有些地区已开始了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虽然大部分地区在经济上仍处于自给自足状态,但商品交换已有所发展。有些地区这种交换是由国王、酋长或头人进行的,少数地区出现了商人,有的地区则发展起长途贸易。随着交换的发展,开始出现货币,但除个别地区外,一般还没有铸币,而以黄金、贝壳之类作为一般等价物。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缓慢以及不存在土地私有等原因,撒哈拉以南非洲原始公社的解体比较缓慢,社会一般仍以大家族为基本单位。在国家组织已确立的地区,广大农村仍存在着比较原始的部落组织。国王通过向各地征收贡赋、对从事长途贸易的商人征税、以及从被征服者手中掠夺战利品积累了大量财富。不少国王对下属采取分封采地的制度,一些国王对下属有生杀予夺之权,王位的继承往往仅限于统治家族内部。

此外,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还存在着许多独立的部族和部落组织,氏族部落制仍占统治地位。这种部落组织的人数少则几百、多则几万乃至几十万。有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或饲养少量家畜,有的则以畜牧业为主。每一部落都由酋长管理,较大的部落在大酋长之下还设有小酋长、头人等。各部落都有咨询性的长老会议或部落会议,由酋长召集,处理刑事、民事 ,动员部落成员作战或修建公共工程。部落成员必须服从酋长的命令,为酋长耕种土地、放牧牲畜和修建房屋。部落往往都有公地,由村民共同耕种,收获物或用于公共福利,或用于酋长个人消费,但酋长对于贫苦的、或因天灾人祸遭到不幸的部落成员有义务进行帮助。在部落间发生战争时,被征服的一方往往被兼并,双方部落成员仍处于平等地位,但也有征服者迫使战俘服劳役或为奴的情况。这种奴隶不同于其他地区,经过一段时期后,往往仍以平等地位被接纳入征服者社会。有些地方奴隶后裔的地位略低于一般部落成员,但有人身自由。

在西方殖 义者入侵以前,只有个别地区的居民,如赤道森林中的俾格米人和南部非洲的桑人,不会使用铁器,过着采集和狩猎的原始生活。

外界的影响与 教的传播

非洲与外界接触较早,受影响较大的地区是北部濒临地中海地区与东部濒临印度洋地区。

在北非,早在公元前1101年腓尼基人就在今突尼斯北部建立殖民地,后来北非沿海地区的腓尼基殖民地发展成独立的迦太基国。波斯帝国曾在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后来希腊人、罗马人、汪达尔人、拜占廷人、阿拉伯人都曾先后统治过北非的一些地区。这些征服者都在北非的文化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在非洲东海岸,很早就有外国商人凭借季节风前来贸易。南阿拉伯、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廷的商人都来过这里。这里还出土过我国唐、宋、明代的瓷器和钱币。11世纪后阿拉伯移民日益增多,阿拉伯人的影响开始扩大。北非大陆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居民带有明显的马来人特征,早期文化受东南亚影响较大。

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阿拉伯人对非洲的影响最为显著。阿拉伯人自 7世纪开始占领埃及和其他北非地区,推行 教,向北非移民,同埃及人、柏柏尔人融合,使北非阿拉伯化。北非的绝大多数居民信奉 教,说阿拉伯语,接受阿拉伯文化,并自认为阿拉伯人。

除北非外,阿拉伯移民还沿红海西岸南下, 教也随之得到传播,在红海西岸、今苏丹共和国北部及索马里共和国扎下根。在非洲的东海岸,直到莫桑比克北部,10世纪前后出现的城邦大都信奉 教。阿拉伯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了斯瓦希里文化。 教和阿拉伯文化还沿非洲西海岸向南传播,对塞内加尔河口以北地区有着强烈的影响。随着穿越撒哈拉沙漠贸易的发展, 教又传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1076年阿尔穆拉比特王朝入侵加纳后, 教在西苏丹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马里和桑海等国的统治者和学者曾屡次去麦加朝圣并邀请阿拉伯学者讲学,使阿拉伯文化和 教在西苏丹产生深刻的影响。

殖 义入侵后的非洲

15世纪西方殖 义者开始入侵非洲。当时,西欧已进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各国依赖海上贸易得到发展。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使经过地中海到达印度、我国等东方国家的商路受阻。为了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路,欧洲国家将船队驶向非洲。最早侵入非洲的是葡萄牙人,继之有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等。

殖 义早期入侵与奴隶贸易

1415年,葡萄牙人以武力强占了今摩洛哥的休达。1441年葡萄牙船队南行发现普兰可角。1442年葡萄牙初次从非洲向本土运进奴隶。1482年,他们在今加纳的埃尔米纳建立了据点。1488年B.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97~1498年达·伽马率领船队绕过南非沿岸到达非洲东海岸,并在当地熟悉印度洋航道的水手帮助下,找到通向印度的航线。葡萄牙人在非洲沿海建立了一系列据点,作为攫取非洲黄金和 等贵重物资的贸易站,也作为到东方去的船只的中途补给站。这些据点的获得,大都是葡萄牙人向当地的国王或酋长租借的。16世纪初,葡萄牙殖 义者侵入刚果和安哥拉以及东海岸的一些主要城市。1580年葡萄牙为西班牙兼并后,在非洲的势力日渐衰落。

继葡萄牙之后,其他殖 义国家也纷纷来到非洲。1510年,西班牙首次将黑人奴隶运到了西印度群岛。1598年荷兰殖 义者开始在西非建立据点,到1637年已达16处。1642年荷兰人把葡萄牙人赶出西非。在非洲南部,1652年荷属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据点,作为过往船只的供应站。荷兰移民驱逐和 当地的科伊桑人,强占土地建立庄园。16世纪中叶,英国商船开始来到非洲西海岸,1562年开始向美洲贩运奴隶,1618年英国在冈比亚河口建立了第一个据点。1651~1674年,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取得海上霸权,荷兰在西非的优势转到英国手中。17世纪初法国开始进入西非。1659年法国在塞内加尔河口建立了圣路易城作为贸易站。17世纪末叶,路易十四积极向外扩张,与英国在非洲和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霸权。西非的一些据点,时而掌握在法国手中,时而掌握在英国手中。1689~1815年,英、法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的战争,法国一再失利。英国在西非的贸易中占居优势,其贸易额几乎相当于其他欧洲国家贸易额的总和。这一时期,葡、荷、英、法等殖 义经营的对外贸易主要是血腥的奴隶贸易。殖 义者为了开发美洲的需要,把非洲作为猎取劳动力的场所。殖 义者的贩奴船从欧洲载运廉价工业品到非洲换取奴隶,再把奴隶运到美洲,又从那里换取廉价的原料运回欧洲。从中赚得巨额利润,为欧洲的资本发展积累了资金。使非洲损失了大量人口。奴隶贸易长达 400多年,直到19世纪才逐步废除(见非洲奴隶贸易)。

殖 义对非洲的争夺

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欧洲和北美资本国家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资本经济的发展,要求把殖民地变成倾销商品的市场和供应工业原料的基地。为达到上述目的,殖 义国家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对非洲内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地理考察,mō清了非洲的资源和深入内地的通道,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进入非洲大陆腹地,继而进行殖民侵略。法国在1817年收回了塞内加尔河口上的圣路易,并通过威胁利诱等手段,同西非沿岸一些小国的国王和部落酋长签订条约,逐渐在塞内加尔河口、 海岸、几内亚和贝宁等沿海地带,以及加蓬河口站稳脚跟。英国除占有冈比亚河口的据点和在塞拉利昂的殖民地外,于1861年在拉各斯(今尼日利亚境内)建立了殖民统治,1869年,通过谈判取得了荷兰在西非的全部殖民据点。1806年强占了位于印度洋贸易通道咽喉的荷兰殖民地好望角,布尔人向北迁徙,占领非洲人土地。1848年巴苏陀兰(今莱索托)在面临布尔人威胁的情况下,接受了英国的“保护”。在非洲北部濒临地中海的地区,除摩洛哥外,16世纪相继为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后因帝国削弱,这些地区的土耳其总督逐渐成为独立的统治者。随着欧洲殖民国家海上力量的增长,英国、法国逐渐侵入这一地区。1830年法国以其领事受辱为借口强占阿尔及尔。1876年英、法趁埃及因开凿苏伊士运河发生财政困难之际,迫使埃及接受它们对埃及财政的监督,1878年又强迫埃及接受欧洲人入阁担任大臣,对埃及实行间接统治。在红海沿岸,法国在1862年买下奥博克港。意大利商人在1869年买下阿萨布。到19世纪70年代,各殖 义国家已强占了非洲约1/10的土地。

帝国主义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19世纪的之后25年,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最激烈的时期,不仅一些原来已在非洲拥有殖民地的国家迅速地扩大了地盘,而且一些后起的工业国家如德国、比利时也拚命挤进夺取非洲殖民地的行列。帝国主义各国对非洲的侵略引起了帝国主义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列强在非洲的争夺

英国从非洲南北两端向大陆内部扩张。在南非,由于发现了黄金和钻石,英国的冒险家蜂拥而至,其中最突出的是C.J.罗得斯。他们要求英国人扫清通向内陆的障碍,建立通道,占领盛产钻石和黄金的地区。但是,英国的扩张遭到布尔人的抵抗。1880~1881年的第一次英布战争,以英国的失败告终。在非洲北部,英国于1882年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把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置于自己的实际统治之下。此外,英国还在非洲之角和尼日尔河三角洲夺得一些土地。

法国于1881年对突尼斯实行武装占领。1883年又利用马达加斯加内部不和的机会,迫使马达加斯加接受法国的保护。在非洲之角和塞内加尔河流域,法国诱骗一些部落酋长签订了一系列接受其“保护”的条约,取得大块土地。此外,法国还在尼日尔河上游建立了一系列据点。

1883年德国商人A.卢得立茨以2000马克和一些旧枪为代价,从西南非洲的酋长手里骗得安格拉·培开那湾附近约215平方英里土地,此地因而得名卢得立茨湾。次年8月,德国宣布除英国侵占的沃尔维斯湾外,从南纬26°到葡属西非殖民地(今安哥拉)之间的地区为德国保护地。在西非地区,1884年7月德国使者同多哥国王签订条约,宣布多哥为德国保护地。不久,德国又以同样方式攫取了喀麦隆的土地。此外,德国人还占领坦噶尼喀,并宣布东非接受德国保护。

意大利 于1882年接管了意大利商人在红海沿岸买下的阿萨布港,以此为基地向内陆侵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于1883~1884年通过探险家H.M.斯坦利,迫使刚果地区各部落酋长签订了许多接受保护的条约,从而把刚果变为私人属地。

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的侵略活动,引起了英、法、葡等在刚果河地区的激烈角逐。法国通过其代理人P.-P.-F.-C.S.de布拉柴同刚果河北岸的酋长们签订了接受法国“保护”的条约。英国为了截断法、比在刚果河流域殖民地的出海口,于1884年同葡萄牙签订条约,承认葡萄牙在刚果河下游享有 。英葡条约引起了法、比、德等国的强烈反对。列强在刚果河流域的尖锐矛盾导致了1884~1885年柏林会议(1884~1885)的召开。会上,各国除同意“刚果自由国”为比利时国王私人属地外,还达成了一些分割非洲的原则:一国对非洲领土采取占领行动时,必须通知柏林会议其他缔约国;对非洲的领土必须采取“有效的占领方式”,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确认。柏林会议后,列强瓜分非洲的侵略活动达到 。他们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双边条约,规定各自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发动武力进攻,实行所谓“有效占领”。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以各种名义直接间接地在非洲占领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的情况如下:

英国:占有埃及、南非、苏丹、黄金海岸(今加纳)、英属索马里、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冈比亚、乌干达、肯尼亚、尼亚萨兰(今马拉维)、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贝专纳(今博茨瓦纳)、斯威士兰、巴苏陀兰(今莱索托)、桑给巴尔、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群岛、圣赫勒拿岛等。面积共有886002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9%,为英国本土面积的36.3倍。

法国:占有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法属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苏丹(今马里)、法属几内亚、 海岸(今科特迪瓦)、达荷美(今贝宁)、上沃尔特(今布基纳法索)、尼日尔8个地区〕、法属赤道非洲〔包括加蓬、法属刚果、乌班吉沙立(今中非)、乍得4个地区〕、马达加斯加、法属索马里(今吉布提)、科摩罗群岛和留尼汪岛等。面积共有1079552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5.6%,为法国本土面积19.6倍。

德国:占有喀麦隆、多哥、德属东非(包括坦噶尼喀、卢旺达、布隆迪)和德属西南非洲。面积共有2347034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7.7%,为德国本土面积6.6倍。

意大利:占有厄立特里亚(在今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和利比亚)。面积共有233954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7.7%,为意大利本土面积7.8倍。

比利时占有的刚果,面积达 2345800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7.7%,为比利时本土面积76.9倍。

西班牙:占有西属撒哈拉、伊夫尼、加那利群岛、西属几内亚(今赤道几内亚)、摩洛哥北部的休达及沿海一些小岛。面积共约308355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1%,为西班牙本土面积60%。

葡萄牙:占有莫桑比克、安哥拉、葡属几内亚(今几内亚比绍)、佛得角群岛、马德拉群岛、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面积共约 2089089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7%,约为葡萄牙本土面积22.7倍。

至此,非洲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全部被帝国主义瓜分(见彩图)。帝国主义的瓜分严重地破坏了非洲国家和民族间的传统疆界。例如,非洲之角索马里人居住地区被分成5个部分;西非爱维人地区被分成 4个部分;约鲁巴人地区分别并入尼日利亚和达荷美;豪萨人地区一部分属于尼日利亚,一部分属于尼日尔;曼丁戈人地区被四分五裂;莫西人的国家被割裂;隆达国被分割为比属刚果、北罗得西亚和安哥拉 3部分;马绍纳人地区被分割为南罗得西亚和莫桑比克两部分;茨瓦纳人地区被分割为南非和贝专纳两部分。帝国主义对非洲的人为分割,是今天非洲国家边界争端和 的历史根源。

非洲国家的继续形成和发展

西方殖 义者的入侵打乱了非洲国家发展的进程。有些国家在侵略与破坏下衰落、灭亡;有些国家在面临侵略的形势下,保持了独立或加强了统一:有些地区在反侵略斗争中建立了新的国家和 ;也有些国家,由于充当西方贩卖奴隶的中间商而得到发展;在非洲大陆腹地尚未遭到殖 义直接侵略的地区,国家形成及发展的进程仍在继续。这一时期的国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原来已存在的国家在西方殖 义侵略威胁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加强了内部的统一与团结,严密了国家组织。埃塞俄比亚在19世纪中叶,结束了“王子纷争”的局面,建立了统一国家,为抵抗列强侵略而保持独立奠定了基础。19世纪初,马达加斯加在殖 义者威胁下,由梅里纳人统一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该国在抵抗殖 义侵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国家组织,加强民族意识,成为长期抵御外侮的典范。在埃及, ·阿里虽名义上是土耳其苏丹派驻的总督,但实际是埃及真正的统治者。他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埃及国力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都得到了加强。

第二类:领导者以 教义号召人民向异 发动圣战,用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幅员辽阔的地区,建立起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国家。这种情况在西非尤为明显。它们有:

(1)奥斯曼·丹·福迪奥在19世纪初统一豪萨各城邦而建立的富拉尼帝国,其版图有18万平方公里,人口可能达到1000万。

(2)由哈吉·奥马尔在19世纪中叶创建的位于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上游的图库洛尔王国,具有统一的抵抗力量,曾长期抵抗法国的侵略。

(3)萨摩里·杜尔在19世纪70年代建立的乌阿苏鲁王国,位于图库洛尔王国之南。版图包括今几内亚、科特迪瓦部分地区和尼日尔河上游的大部分地区。

第三类:遭受殖民侵略地区的人民,在反对侵略和占领的斗争中建立的 。例如阿尔及利亚西部人民,从1832年开始,在阿卜杜·卡迪尔领导下进行抗法斗争的过程中即曾建立起自己的国家;苏丹人民在1881年爆发的马赫迪起义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打击侵略者,也曾短期建立过自己的 。

第四类:非洲大陆腹地的一些部落开始逐步向国家转变,有的地方这一进程持续到18、19世纪。如赞比西河以南的罗兹维人,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建立了王国,控制马塔贝莱兰和马绍纳兰的大部分地区。非洲南端,出现了祖鲁王国(见恰卡)。这是一个在强有力的领袖领导下,高度军事化和高度集中的国家组织。它的出现,有力地抗击了殖 义者的扩张,同时也引起非洲南部地区政治组织的重新组合,出现了一系列国家,如斯威士王国、索托王国、恩塔贝莱王国等。

第五类:殖 义者侵占沿海地区后,有些非洲国家在奴隶贸易的 下得到发展。如赞比西河上游的洛济、中非西南部的奥温本杜和乔克韦、中非东部的通加、今坦桑尼亚西部的尼扬韦齐、刚果河支流洛马米河上游地带的卢巴等。这些国家从西方商人手里获得武器,进行征战以扩大版图,虽强盛一时,但之后仍被帝国主义瓜分。

非洲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许多地区遭到了非洲人民的坚决抵抗。埃塞俄比亚是经过长期顽强斗争维护其独立地位的典范。非洲其他各族人民也进行过英勇的反侵略斗争,有些斗争甚至坚持达几十年、几百年之久。其中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久的有:马达加斯加人民前后经历 300余年的曲折的反侵略斗争;南非科萨人历时99年的 9次抗击荷、英侵略者的斗争;西非阿散蒂人民坚持95年的反侵略斗争;西非奥马尔和阿赫马杜父子领导的历时39年的抗法斗争。经过殖 义者 400余年的掠夺和破坏,当时的非洲社会已陷于贫穷、落后、内部分裂和政治上不稳定的境地,在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非洲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仍抵挡不住帝国主义者的侵入和占领。

帝国主义者在非洲的殖民统治确立后,不甘忍受外来统治的非洲人民仍不断以各种方式,包括 的方式进行反抗。1871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大起义;1881~1885年苏丹的马赫迪起义;1899~1920年索马里人民的 ;1896年罗得西亚马绍纳人和马塔贝莱人的联合起义;1903~1907年西南非洲的赫雷罗人起义;1904~1908年德属东非的马及马及起义和1906年南非纳塔尔地区的本巴塔起义;1911年肯尼亚马萨伊人反对殖民者强占土地的 等,都是一些较著名的反抗运动。但这些斗争大都是自发的,而且往往是在一个部族或一个狭小的地区内分散进行,彼此缺乏联系,容易为殖民军各个击破。

帝国主义者的殖民统治严重地破坏了非洲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使非洲古老的前资本的生产方式陷于解体,殖民地经济有了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社会力量;民族主义者、新型知识分子和少量资产者。这些人成为现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领导下,非洲人民反帝反殖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非洲人民在民族主义 *党或组织领导下,广泛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参加这个运动的,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具有民族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以及爱国的酋长和王公贵族等各个阶层。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着积极的宣传作用。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1917~1945)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民族主义 *党和政治团体陆续出现,非洲工人工会组织及其领导的 斗争,蓬勃发展的反帝群众斗争,揭开了现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洲成了帝国主义宗主国的粮食和原料供应地。大约 100万非洲人被征入伍或被征为民夫。他们不仅从战争中熟悉了先进的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而且在同宗主国士兵和工人的接触中,接受了种族平等和 思想的影响,许多士兵回国后成为新思想的传播者、反帝斗争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

俄国十月社会革命的胜利,打开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的缺口,造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给包括非洲人民在内的一切被压迫被奴役民族指明了通向独立和解放的道路。

长期的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也不可避免地引起非洲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对非洲的剥削和奴役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他们为了掠夺的需要,在非洲大力开发矿山、经营种植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等等,促使一些非洲国家资本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非洲工人队伍以及受近代、现代文明教育和影响的知识分子队伍也随之逐渐成长起来,这就为现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埃及和马格里布地区的独立运动

埃及走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前列。早在19世纪末,埃及就出现了民族主义 *党,爆发过反对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定签字后,埃及立即向英国提出废除“保护国”条约的要求。次年,华夫脱党成立,在该党领导下,1919年埃及爆发武装起义,1922年2月赢得独立,但英国仍保留许多特权。以后,埃及又不断掀起反对英帝国主义、争取完全独立和反对 的封建王室的群众运动。

在马格里布,爱国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组织民族主义 *党或政治团体,如突尼斯的 党、阿尔及利亚的北非之星(后改为阿尔及利亚人民党)、摩洛哥的民族党等。这些 *党已有比较明确的反殖 义纲领,领导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21年在摩洛哥里夫山区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建立了里夫共和国,坚持了4年之久,直到1925年才被西班牙和法 队联合 下去。

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反帝斗争

这个时期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反帝斗争也有较大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要由传统的上层人士(宗教领袖、部落首领等)领导的旧式农民运动。例如英属西非和法属西非、乌干达、法属索马里等先后爆发的农民 和部落起义;1921年在比属刚果爆发的席卷安哥拉北部和法属刚果等广大地区的基班古运动;1935年肯尼亚和坦噶尼喀边境的马萨伊人 等。这些斗争带有自发性,往往靠血缘关系联合在一起,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斗争的目标一般限于局部的经济利益,如反对殖 义者掠夺土地、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强迫种植或强迫收购经济作物等。这些农民运动和部落起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旧的反殖斗争形式的继续。与此同时,一些知识分子和殖民机关中的职员及小商人等开始组织会社,创办刊物,成立反帝性质的政治团体和民族主义 *党,例如,南非早在1912年即已成立了南非土著人国民大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改名为南部非洲人国民大会;1920年在阿克拉成立了英属西非国民大会,并在英属西非的黄金海岸、尼日利亚、冈比亚和塞拉利昂4个殖民地建立了分会;1923年尼日利亚成立民族 党;在法属西非,20年代初出现了青年达荷美和青年塞内加尔等政治团体;在东非的肯尼亚,先后成立东非人协会和吉库尤中央协会,等等。这些政治团体的活动主要限于宣传和 等,争取一些局部改革,如要求种族平等和选举权利,反对殖 义者强迫种植经济作物和掠夺土地,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等,尚未明确提出民族独立的要求。

1935年的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是非洲人民反帝反殖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赢得了包括非洲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支持同情。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埃及、马格里布各国和南非联邦,已经初步形成一支近代产业工人队伍,陆续成立了非洲工人的工会组织,而且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这些国家中出现了非洲第一批 党或 主义组织。20年代初在埃及和南非联邦建立了 党,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成立了法国 党的支部,以后它们又改组为独立的 党,在马达加斯加也成立了法国 党的支部。

在热带非洲一些国家也出现了非洲工人工会组织,不少国家发生了 斗争,安哥拉的工人 斗争还和农民要求归还土地、争取生存的斗争结合起来,举行联合起义。但一般说来,热带非洲各国的工人队伍还很弱小,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还不成熟,季节性工人构成了撒哈拉以南地区工人队伍的主体,他们流动性大,受部落和氏族关系的束缚和影响较深,这大大妨碍了无产阶级觉悟的提高。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1945~195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利的国际形势,非洲社会经济政治发生的变化,推动了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的政治经济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百万非洲士兵和民工直接投入反 战争,受到深刻的教育和训练。为了动员非洲人参战,英法等国作出战后给非洲殖民地以自治或独立,保障当地居民的各种权利等许诺。经受反 战争洗礼的非洲士兵复员回国后,再也不愿意按照旧的方式生活下去。他们成为推动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大战引起非洲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由于战争的需要,宗主国在战争期间不得不对殖民地放松某些限制,允许甚至鼓励非洲人经营某些经济部门的发展,战时国际贸易关系的破坏,也使非洲各地经济联系得以加强,因此,非洲的燃料、动力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在战时和战后得到很大发展。这既为民族资本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加速了一些地区现代无产阶级的形成和成熟。据不完全统计,在大战末期及战后初期,非洲工人总数已达1300万。与此同时,受现代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队伍,数量也有很大增长。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一批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

世界人民反 战争的胜利给帝国主义、殖 义势力以致命打击,德、意被彻底击败,非洲两个较大的殖民宗主国──英国和法国的力量也大为削弱。战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和一系列殖民地的独立,特别是我国革命的胜利,给非洲人民以巨大的鼓舞,为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迅猛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北非各国的独立运动

北非各国走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前列。这些国家的民族主义 *党,在大战结束前夕陆续恢复活动,肩负起领导本国民族独立运动的任务,明确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出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群众运动,许多城市爆发了总 和群众 。1951年12月,联合国托管的前意大利殖民地利比亚获得独立。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对整个非洲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埃及在战后初期即爆发了规模巨大的群众 ,要求废除不平等的英埃同盟条约,1952年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团发动革命,有力地推动了埃及民族 革命的继续发展(见埃及七月革命)。1954年11月阿尔及利亚爆发武装起义,建立民族 和临时革命 ,把阿尔及利亚人民反对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1956年苏丹、摩洛哥和突尼斯也先后独立。

泛非主义运动

由西印度群岛和美国的黑人发起的泛非主义运动,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有很大影响。在著名黑人领袖和学者W.E.B.杜波依斯的倡议和领导下,1919~1927年先后在欧洲召开了 4次泛非大会,对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起了启蒙和推动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泛非运动重新恢复活动。1945年10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第五次泛非大会,是一次真正以非洲人为主体的、讨论非洲前途的大会,标志着泛非运动已由早期的黑人知识分子的思想运动,发展成为由非洲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各阶层人士广泛参加的政治运动。大会讨论确定了反对殖民统治的行动纲领,并涌现出了K.恩克鲁玛、J.肯雅塔等著名的民族解放运动领导人。在这些领袖人物的影响下,民族主义 *党和团体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相继成立。

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在撒哈拉以南地区,英属西非的黄金海岸(今加纳)、尼日利亚、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的反帝反殖斗争开始较早。他们要求 改革,实现“内部自治”或“半自治”。黄金海岸人民的斗争在西非以至整个撒哈拉以南地区有较大影响;南部非洲人民开始了反对英国拼凑“中非联邦”和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肯尼亚人民为争取土地而斗争,但这些斗争还没有明确提出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和平的 、 、 等是这个阶段撒哈拉以南地区群众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部分地区也采取了 的形式,马达加斯加(1947)和喀麦隆(1956)先后爆发反法武装起义,肯尼亚在1952年爆发了 ,这些 为这些国家取得独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面对非洲人民轰轰烈烈的反帝斗争,帝国主义宗主国一方面使用武力对各地的 进行血腥 和残酷围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变换手法,作些表面让步,如实行“ 改革”、允许“半自治”等,以缓和非洲人民的反抗情绪,维护其殖民统治。但是,他们的种种努力都是徒劳的。50年代中叶,北非各国除阿尔及利亚外都赢得了独立,在撒哈拉以南地区,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也迎来民族独立运动的 。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 (1955~1969)

50年代中叶发生的一些重大国际事件对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1955年4月,代表14亿人民的亚非会议在万隆举行,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利比里亚、利比亚和苏丹等6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号召亚非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殖民统治,在非洲获得普遍的响应,增强了非洲人民挣脱殖民枷锁的决心和信心(见亚非会议)。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和反对英、法、以色列三国侵略的斗争(见中东战争),以及随后中东人民反对英法帝国主义的斗争,迫使英法势力撤出苏伊士以东地区,沉重打击和削弱了英法殖民统治。在此期间,非洲的民族主义 *党大批涌现。据1961年对非洲 147个 *党的调查材料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建立的仅 8个,战后到1955年建立的有40个,其余99个是在万隆会议以后新建的,有的是由许多小组织合并改组而成的。这些民族主义 *党和组织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洲各国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

1957年3月6日,英属黄金海岸宣布独立,成立加纳共和国,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殖民堡垒打开了一个缺口。1958年9月法属几内亚断然拒绝加入法兰西共同体,宣告独立,在非洲影响很大。以加纳、几内亚和尼日利亚独立为契机,50年代末到60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非洲,这个昔日帝国主义的后方基地成为反帝反殖斗争的前线。

民族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使英法等殖民统治者疲于奔命,难以招架。以法国为例,阿尔及利亚民族 ,拖住了法国的80万正规军,加上地方保安队、武装警察等,则达 100万人左右。法国的大部分陆军、60%的空军和90%的海军陷入阿尔及利亚的战争,给法国的政治经济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难,迫使法国不得不改换殖民手法。1958年C.-A.-M.-J.戴高乐上台后,制订第五共和国 ,宣布由法国本土和海外领地共13个成员国组成“法兰西共同体”。法属非洲领地由过去法兰西联邦内的“半自治共和国”变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以后,法国又推行“非殖民化”的“合作”政策,1960年4~11月短短半年内,法国同共同体中的12个成员国先后签署了“移交”权力的协定,承认这些国家独立,紧接着又同这些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合作”协定,以继续保持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

1960年非洲的政治地图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被称为“非洲年”。这一年有17个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其中14个国家是法兰西共同体的成员国和法国托管地,其余3国是现在的扎伊尔、尼日利亚和索马里。新独立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均占非洲总面积和总人口的1/3以上,连同1959年以前独立的国家。非洲独立国家的面积已占非洲总面积的2/3,人口占全非洲的3/4。

1960年以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继续扩展。1961~1968年有15个国家独立。阿尔及利亚坚持 8年的 ,终于迫使法国签署埃维昂协议。于1962年获得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已有41个独立国家(其中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两国于1964年4月26日合并,成立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葡属殖民地和南部非洲一些国家如安哥拉(1961)、几内亚比绍(1963)、莫桑比克(1964)以及津巴布韦(1966)、 (1966)等国的人民也先后展开了反对殖民统治的 。

非洲各国的团结和联合

团结战斗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很快形成 并迅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已经独立的国家以整个非洲摆脱殖民统治为己任,如加纳和几内亚独立后,都为支持撒哈拉以南地区人民的斗争作出了贡献。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1960年前后,独立国家和民族主义 *党领导人相继举行各种国际会议,商讨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等问题。1957年12月至1958年1月、1960和1963年先后在开罗、科纳克里和莫希举行了 3次亚非人民团结大会(见亚非人民团结组织);1958年在阿克拉举行了第一届全非人民大会,1960和1961年又在突尼斯和开罗召开了两次全非人民大会;1958和1960年在阿克拉和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两次非洲独立国家会议。这些会议加强了非洲人民的团结,极大地推动了非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压力,开始有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协调行动。1958年加纳和几内亚结成联盟,1960年12月又扩大为加纳-几内亚-马里联盟。1961年1月,加纳、几内亚、马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 6国首脑举行会议,制订了卡萨布兰卡 ,确定以中立和不参加集团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因而被称为卡萨布兰卡集团。较此稍早,1960年12月,喀麦隆、刚果(布)、 海岸(今科特迪瓦)、达荷美(今贝宁)、上沃尔特(今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中非、加蓬、乍得、马达加斯加等12个法语国家组成布拉柴维尔集团;1961年5月又扩大为有20个国家参加的蒙罗维亚集团。实现非洲统一是这两个国家集团的共同愿望,在此基础上,1963年5月成立了非洲统一组织(见彩图)。这个组织把支援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为此专门设立了非洲解放运动协调委员会。非洲统一组织成立以来,在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维护非洲团结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0年以来独立的国家

葡萄牙在非洲领地实行野蛮、残暴的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60年代起,葡萄牙 为 殖民地人民的 派驻非洲的军队达14万多人,军事预算占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长期的殖民战争使葡萄牙内外交困,并导致1974年4月的军事 叛变。葡萄牙新 为摆脱困境,分别同非洲各殖民地的民族主义 *党举行谈判。1974~1975年,葡属殖民地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佛得角先后获得独立,结束了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统治。

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的形势下,1975年法国承认科摩罗独立。英国在1976年承认塞舌尔独立。位于非洲之角的法属索马里也于1977年独立,成立吉布提共和国。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继续向南推进。津巴布韦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赢得胜利。1979年12月21日,英国同津巴布韦有关各方在伦敦制宪会议上签署罗得西亚和平协议,R.G.穆加贝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在1980年2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胜,1980年4月18日宣布独立,成立津巴布韦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0多年来,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非洲的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后初期,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如今独立国家已达50个(不包括南非;见表),在联合国和不结盟运动中分别占成员国总数的1/3和1/2,成为第三世界的一支强大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见彩图)

但是旧的殖 义残余势力尚未根除,超级大国又开始在非洲进行角逐,使非洲不少地区陷于战乱之中。外部势力的干涉,严重地影响着非洲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非洲已经独立的国家,仍然面临着继续清除帝国主义殖 义残余势力、反对超级大国和一切外来干涉、维护和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艰巨任务。

南部非洲国家反对种族统治的斗争

自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到60年代,南非种族主义 已颁布了 200余项种族隔离法令,其中有黑人保留地制度、特定住区制度、通行证制度、班图斯坦制度等,在居住、职业、工资、教育、文化设施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非洲人实行种族歧视。南非非法占领 以后,又把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制度扩大到 。南部非洲人民反对南非种族主义 的野蛮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斗争一直没有平息,津巴布韦的独立对这一斗争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 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南非人民为反对白人当局的种族主义统治,还在进行艰苦的斗争。这一斗争得到全体非洲国家和人民,特别是安哥拉、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等前线国家的有力支援。前线国家首脑多次举行会议,表示全力支持 人民在西南非洲人民组织领导下进行的解放斗争,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的正义斗争,谴责南非颠覆南部非洲独立国家的活动,并决定加强防御和安全合作,以对付南非的袭击。

发展民族经济的探索和区域性合作的加强

非洲国家独立后都致力于稳定政局、发展民族经济。许多国家实行“国有化”、“非洲化”政策,逐步掌握了一些重要经济部门,经济建设取得相当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程度不同地遇到一些困难。非洲的农业和粮食生产长期停滞不前,近几年来甚至趋于衰退。旱灾、沙漠化、饥荒对萨赫勒地区各国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1984~1985年,非洲出现了20世纪以来较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对经济发展妨碍甚大。除了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外,非洲国家经济发生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

(1)殖民统治者长期剥削、掠夺造成的贫困落后状况和单一经济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2)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遗留下来的边界 和部族矛盾,严重地影响非洲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3)外部势力的干涉使非洲不少地区陷于战乱之中;

(4)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某些发达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加剧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困难。

目前非洲国家正在总结经验,调整政策,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各国之间和地区性经济合作。非洲国家独立以后,根据发展经济的共同利益,按照地区、河流、行业或资源建立起许多经济合作组织。早在1967年,东非的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就建立了东非共同体。西非的经济合作取得较大的进展,在1974和1975年分别成立了由 海岸(今科特迪瓦)、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上沃尔特(今布基纳法索)等 6个法语国家组成的西非经济共同体和由上述 6国加上几内亚、多哥、贝宁、冈比亚、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加纳、尼日利亚、佛得角、几内亚比绍10国共16个国家组成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此外,还有一些双边及多边经济合作组织。1980年4月,安哥拉、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南部非洲 9国正式成立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以协调发展该地区各国的经济,减少经济上对南非的依赖。1983年10月,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刚果、加蓬、喀麦隆、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扎伊尔、乍得和中非等中部非洲10国首脑在利伯维尔签署条约,成立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以促进中非各国在政治和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和合作。这些组织的成立,便于协调各国发展计划,有利于经济的共同发展,对非洲局势的和平与稳定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对发达国家极力维护的不平等的经济秩序以有力回击。

1980年4月,非统组织在拉各斯举行第一次关于经济问题的首脑会议,制订了20年非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在20世纪末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并确定了加强非洲内部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实现非洲大陆经济、社会和文化一体化的方针。

参考书目

J.D.Fage,A History of Africa, Hutchinson & CoLtd.,London,1978.

J.D.Clask, J.D.Fage, R.Oliver,R.Gray,J.E.Flint,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Vol.I~V.Th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76~1982.

我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概况》编写组编:《非洲概况》,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81。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韵晓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非洲历史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韵晓;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880.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