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ngshi he zhiliao
[外文]:form and matter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以说明事物构成和变化的哲学范畴。质料本指木料、柴火或构成一物的材料。亚里士多德用作专门的哲学术语,指构成万物的材料;又指事物生成变化的基质,如种子为树的基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和质料相对立的是形式。形式是每一事物的本质,也是事物的“原型”、模型、形状。他说形式就是定义中的属差,比如:“圆的图形”中的“圆”,就是一切圆的事物的形式,也就是它们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既是质料追求的目的,又是使质料变化的动力,形式因也就是目的因和动力因。所以,形式是能动的、现实的,质料是被动的、潜在的,只有接受了形式,才能现实地存在。具体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构成的,形式与质料是不可分的,但是形式是在先的,第一性的,质料是在后的,第二性的。形式和质料的关系又是相对的,砖瓦对房子而言是质料,对泥土而言就是形式。追溯到之后,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纯质料即构成万物之后基质的水、火、气、土,它们是“绝对的潜能”。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包含质料的“纯形式”即第一推动者或神。
形式与质料的学说是在批判柏拉图分裂个别与一般的理论中提出来的,在哲学上有一定的贡献。后来的哲学和自然科学都经常使用形式和质料这对范畴。但是,亚里士多德将质料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并认为有“纯形式”存在,这些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机械唯物主义和许多唯心主义的哲学家。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建木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形式和质料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建木;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