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anjizhou de falü diwei
[外文]:legal status of the Antarctica
指南极洲的归属和管辖问题。
地理及历史情况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不属任何国家、没有定居人口的大陆,由围绕南极的大陆及周围岛屿构成,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该洲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有包括铀在内的220余种矿物;在罗斯海的大陆架发现了天然气和石油,仅在大陆架西半球部分的石油蕴藏量就可能有450亿桶(约64.3亿吨),相当于美国目前已查明的储藏量;天然气蕴藏也极丰富;有世界较大的铁矿区,100米厚的露天矿延绵120公里,足够全世界采用200年之久。南极洲四周的海洋中还有大量的磷虾;其地理位置也具有极大的战略重要性。
18世纪后期,英、俄、法、美等国的探险队开始出现在南极洲海域。20世纪中,即1917~1946年,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挪威、智利、阿根廷等 7国,先后根据发现和先占的理由(见领土),宣告它们各自对南极洲的领土的 范围。其中,英国、阿根廷、智利主张的领土重叠,争执很大。所有 7国宣告都未获得国际上的普遍承认。美、苏两国未能及时提出领土要求,声明保留以后自己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1924年美国宣布:任何对南极“无主地”的发现,如无名副其实的定居,不构成有效的 要求。1950年,苏联致有关国家备忘录称:“未经苏联参加有关南极洲制度的任何解决办法都是非法的。”其后,苏联进一步强调俄国航海家最早发现南极,要求“优先的历史权利”,并保留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
《南极条约》由于各国对南极洲的争夺相持不下,为此,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苏联、英国、美国以及南非于1959年12月1日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1961年6月23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后来,又有联邦德国、波兰、 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秘鲁、捷克斯洛伐克、丹麦、荷兰、罗马尼亚、乌拉圭、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巴西等13国先后加入。1983年5月9日,我国 常务委员会决定我国加入。1983年9月,我国首次正式派代表团出席在堪培拉举行的第12次《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条约共14条,主要规定:
(1)南极洲只用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洲采取任何军事性质的措施,如建立军事基地、建筑要塞、进行军事演 以及任何类型武器的试验;禁止在南极洲进行任何核爆炸和处置放射性尘埃。
(2)在南极洲促进科学调查方面的国际合作。
(3)冻结各国对南极洲的领土 权利和领土要求。
(4)缔约各方有权指派观察员在任何时间进入南极洲任何一个或一切地区进行视察。
(5)该条约适用于南纬60°以南的地区,包括一切“冰架”。《南极条约》是关于南极地区法律地位的唯一条约。它既不否认也不承认缔约国对南极地区的领土 要求。
60年代以来,《南极条约》缔约国还签署了关于《保护南极动植物协议措施》(1964)、《保护南极海豹公约》(1972)和《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会议之后文件》(1980)等法律文件。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第三世界国家对南极地区也日益关心,对南极洲的管理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几内亚建议订立一项普遍的南极洲条约,阿尔及利亚主张把南极洲置于国际海底管理局管辖之下,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见国际海 度)。关于南极洲的斗争,情况日益复杂。
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根据《南极条约》,各国应“在南极科学调查自由的基础上继续和发展国际合作”,许多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考察站,其中美、苏两国建站最多,规模较大,派遣人员也最多。
各国为了对南极研究进行国际合作,于1958年设立了“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这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所属的一个机构,其执行委员会总部设在英国剑桥,对于南极考察的科学合作起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尚未正式参加该委员会,但曾于1980和1982年派观察员出席会议。
我国于1979年曾派新华社记者随智利考察团到过南极,1981年正式成立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自1980年初以来还曾先后应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阿根廷等国的邀请,派科技人员赴南极洲,在同友好国家的科学家密切合作下,进行了气象、冰川、地质、地球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物理和海洋地球物理等学科的考察。
国际法学家的三种主张虽然《南极条约》冻结了南极洲 归属问题,但南极大陆上的长久性基地不断增多,各国所占土地日趋固定,甚至形成了一种类似“势力范围”的局面。为此,各国国际法学家对于南极洲的法律地位大致提出了以下三种不同主张:
(1)认为南极洲是一块无主的大陆。凡是为考察、渔猎和其他正当目的愿意到南极洲去的人都可以去。由于在那里没有外来供给就无法生活,因而这个地区不可能成为某个国家有效占领的对象,也不可能属于任何国家的 管辖。
(2)认为南极洲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应属国际共有,由所有国家的代表组成的国际机构来进行管理。
(3)认为南极洲的领土应当根据“扇形原则”来确定各国 。即以南极作顶点,以两个经线作边,再以某国的海岸或某一纬线作底边。这样所形成的扇形区内的陆地连同海上的冰,构成邻接扇形区的国家的领土。所有上述主张都没有得到国际的公认。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姗奎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南极洲的法律地位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姗奎;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