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预备队

[拼音]:yubeidui

[外文]:reserve force

作战部署中作为机动使用的兵力。有合成预备队、反空降预备队、反坦克预备队、炮兵预备队、坦克预备队、工程兵预备队、防化学兵预备队、通信兵预备队等。按任务范围可分为战术预备队、战役预备队和战略预备队。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是夺取和保持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作战中,建立和使用机动力量由来已久。我国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就主张“斗一,守二”。意思是以三分之一的兵力作前锋与敌交战,以三分之二的兵力作后队待令而动。欧洲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 334年~前 323年在对波斯的作战中,曾以中等装备的步兵作为预备队。我国宋代运用的平戎万全阵,在阵后配置“后殿”作为预备力量。19世纪初,出现了炮兵预备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预备队更加广泛。如1918年3 月在阿拉斯地区交战中,法军使用预备队封闭突破口,使德军进攻未能奏效。坦克使用于战场后,出现了以部分火炮组成的反坦克预备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及战后,相继出现坦克预备队、工程兵预备队等。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我国人民志愿军还建立了防空降预备队。

预备队应根据敌情、地形、任务和战斗性质编成,通常配置在便于疏散隐蔽和机动的位置上。任务是:增强或接替第一梯队或第二梯队,扩张战果,封闭突破口,抗击或实施反冲击、反突击,消灭空降之敌,应付突然情况等。无论进攻或防御,都要加强预备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反坦克能力,建立顺畅的通信联络,并适时将其使用在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预备队一经使用,就要立即重新建立。

现代战争,战场情况变化急剧,预备队的地位与作用更为重要。许多国家的军队都把预备队作为夺取战斗、战役和战略的主动权及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重要力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弘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预备队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弘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625.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