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炮兵夜视器材

[拼音]:paobing yeshi qicai

[外文]:artillery nightvision equipment

炮兵用于夜间进行战场观察、车辆驾驶和武器瞄准的器材。它能将物体的红外线或微光图像转换成人眼可以看得见的图像。分为主动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和热像仪。

主动红外夜视仪一般由物境、目镜、变像管、红外线探照灯和电源等组成。工作时,由红外线探照灯照射物体;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经物镜在变像管的阴极面上聚焦,呈现物体的红外线图像,再经变像管光电转换,在其荧光屏上显示出物体的可见图像。通过目镜放大图像,人眼便可观察到夜暗条件下的物体。用于瞄准和观察的主动红外夜视仪,夜视距离一般在1000米左右;用于车辆驾驶的主动红外夜视仪,利用加装红外滤光片的车前灯发出红外线照射道路,夜视距离为50~100米。主动红外夜视仪成像较清晰,操作较简便,但红外线探照灯工作时容易暴露。

微光夜视仪一般由像增强器、物镜、目镜和电源等组成。在夜间,微弱的自然光线(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照射在物体上,经反射并通过物镜在像增强器的阴极面上聚焦、成像,由像增强器光电转换、增强后,在其荧光屏上便呈现出物体的可见图像。目镜再将这个图像放大到便于人眼观察的尺寸。1966年前后,采用由纤维光学面板耦合的级联式静电聚焦像增强器的第一代微光夜视仪投入战场使用。70年代初期,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的微通道板像增强器的第二代微光夜视仪开始应用。第二代微光夜视仪比第一代体积小、重量轻,并具有防强光等优点。第二代微光瞄准镜AN/TVS-5,视场9°,倍率6.2×,重约3千克,星光下夜视距离为1000米;用于维修和车辆驾驶的微光夜视仪AN/PVS-5,视场40°,倍率1×,重量0.86千克。微光夜视仪隐蔽性较好,但在全黑的夜晚不能工作。

热像仪一般由光机扫描系统、光电探测器、电子信号处理系统和显示器等组成。它接收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即热辐射),利用物体与其背景的温差以及物体各部辐射能量的差异来探测、识别物体。当仪器接收到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时,扫描系统和光电探测器将物体的热辐射图像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电子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物体的可见图像。20世纪70年代以来,热成像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热像仪已用于地面观察和武器瞄准。热像仪隐蔽性好,作用距离较远,并能探测到受烟雾遮蔽或经过伪装的目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运珹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炮兵夜视器材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运珹;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362.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