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太平经

[拼音]:Taipingjing

我国道教初期的重要经典。关于撰者传说不一,非一时一人所作。约成书于东汉中晚期。《后汉书·襄楷传》载:“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唐李贤注:“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书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现存《太平经》,与后汉襄楷、晋葛洪、刘宋范晔所传相符合。经中所用词汇、地理名称、社会风尚等,皆为汉代所已有,是汉代的作品。

《太平经》汲取传统的阴阳、五行之说及黄老、神仙、谶纬、方技等思想,内容庞杂,主要宗旨在于导致太平。《太平经钞》乙部《和三气兴帝王法》说:“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为了追求太平,提出任用贤才,减省刑罚,沟通民意等一系列改良的主张。经中主张自食其力,抨击富人残酷剥削穷人,反映了农民的某些思想,与经中维护封建统治的言论自相矛盾。

《太平经》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宗教唯心主义。但在某些篇章里,汲取当时流行的元气唯物论的观点,说“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各自有祖始”,又说“元气恍惚自然,共凝成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相合施生人,名为三也”。认为不仅天地人都是从元气自然化生而成,就是飞禽、走兽、爬行虫类、水中鱼虾之类以及诸谷草木等等,无不从元气生成。

《太平经》是初期民间道教的经典,作者了解一些民间疾苦,反映了农民的一些要求和愿望。并且概括出“一衰一盛,高下平也;盛而为君,衰即为民”的思想。史称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可能受《太平经》的影响。另一种见解认为,《太平经》完全是一部神学著作,其中所说的元气只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神秘力量,书中有些言论,不是反映民间疾苦,而是替剥削阶级筹谋划策;它的理论,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后汉书·襄楷传》、牟子《理惑论》、虞喜《志林》、《抱朴子·遐览篇》等都有《太平经》著录。唐代释道俗诸叔记载更多。现存仅有明正统《道藏》一个本子。原书 170卷,今本残存57卷。另有《太平经钞》10卷,除第 1卷甲部疑伪作外,都是唐闾丘方远依经节钞,可略补《太平经》的缺佚。正统《道藏》本原无目录。英国伦敦博物馆藏敦煌经卷中有《太平部卷第二》,其中有抄本《太平经》总目,并有前言和后记。这是现今所见相当完整的《太平经》目录。但全书 缺佚伪谬甚多。20世纪50年代王明根据《太平经钞》及其他27种引书加以校、补、附、存,编成《太平经合校》一书,基本上恢复了 170卷的面貌,这是当今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见彩图)

参考文章

《太平经》的音乐治疗浅析保健养生

《太平经》的成书及其宗教学说宗教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志强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太平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志强;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511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