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anmu
[外文]:Charles Lamb (1775~1834)
英国随笔作家。生于伦敦,其父为法学院执事索尔特充当助手及家仆。兰姆自幼好读书,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7岁入伦敦 慈幼学校,与诗人柯尔律治、亨特同学,自此与柯尔律治结成终生莫逆之交。兰姆的《三十五年前的 慈幼学校》(1813)一书,即这一段生活的回忆。在校时成绩斐然,原拟升入剑桥大学深造,因口吃不利于言,于15岁辍学。17岁进入东印度公司任簿记员,直至1825年退休。兰姆的姐姐玛丽患精神病,1796年9月忽然大发作,竟杀其母。他悲痛之极,决心毕生照拂、护理玛丽。玛丽发病时住疯人院,平素家居则头脑清醒,与他合作著述,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助益。兰姆当时虽默默无闻,但交游者大多是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葛德文、哈兹里特、胡德、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这种珍贵的友情成为兰姆一生中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兰姆的文学生涯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诗深受柯尔律治的影响,个别篇章可能是与柯尔律治合写的。他以格律严谨取胜,不善于写无韵体诗。他的诗有《熟悉的旧面容》(1798)和《昙花一现的婴儿》等,但成就不高。他也写过剧本,有诗剧《约翰·伍德维尔》(1802)和闹剧《H君》(1806)。后来他与玛丽合写儿童文学作品,最成功的是《莎士比亚故事集》(1807),用散文复述莎士比亚部分剧作的内容,风行一时,流传至今。此外,他还写过一部悲剧故事《萝莎蒙·格雷》(1798)。1808年出版的《莎士比亚同时代英国戏剧诗人之范作》是一部作品选集,收集17世纪各个著名剧作家作品的片断,附有简短的评论。当时英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剧作家极为漠视。兰姆着重加以评介,重新引起读者对伊丽莎白时期文学遗产的兴趣。
兰姆所写的评论文章不多,其中《论莎士比亚的悲剧》一文表明他对莎士比亚剧作所感兴趣之处在于人物的性格,而不是情节结构;他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不适宜于上演,只适于阅读。他唯一的一篇较长的评论文章,是评论华兹华斯的《出游》,其中说出了诗人的天才和独创性。兰姆对文学批评的见解,散见于他的书信中。他十分景仰17世纪的戏剧诗人和散文家福勒、布朗和伯顿,以及18世纪的小说家;他对各时期的写实作品都感兴趣,而对矫揉造作的作品和世外桃源式的田园诗则表示厌烦;他好谈体裁形式,而少谈内容,从不讨论作品的布局结构。
兰姆较大的成就是随笔。他的随笔的较大特点是笔调亲切,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兰姆不像18世纪的散文家,爱讲大道理,阐发哲学思想,他避免谈政治、时事、两性关系、宗教等一切当务之急的问题,而好谈生活琐事和知识性题材,如《万愚节》、《古旧的瓷器》、《偏见一束》、《全世界背后的一部百科全书》等。他的随笔大多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有的风雅幽默, 横生;有的则哀惋凄切,悱恻动人。兰姆好推敲文字,爱用典故,注重细节,文体富有个人特色,但从中可以看到蒙田、伯顿和布朗等人的影响。兰姆的随笔后来收为两个集子《伊利亚随笔集》(1823)和《后期随笔集》(1833)。佳作多在前集中,后集的杰作只有《退隐者》一篇,写退休后的闲散生涯,颇饶风趣。他以《随笔集》作者“伊利亚”见知于世。
兰姆还是英国著名的书简家之一。他的书信记载了他与同时代一些著名文人的交往,而他与他们每个人的友谊又各有特色;其次,他的书信富有随笔意味。不谈时事、宗教或哲学问题,有不少对文学的见解、友人的消息以及他本人的生活锁事和爱好等;而更重要的是谈书。兰姆一生嗜书如命,在书信中历历可见。兰姆所有书信中贯穿着失意者的忧郁情调。
1825年兰姆退休,渐趋消沉;玛丽病情又日益恶化,因而移居埃德蒙顿,自此远离亲友,更感生趣索然。1834年卒于埃德蒙顿。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良骥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兰姆,C.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良骥;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