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anguo Zhengqu
魏、蜀、吴三国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州设刺史或州牧。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分境内为十二州:司隶、豫、冀、兖、徐、青、荆、扬、雍、凉、并、幽。黄初二年(221),孙权遣使称藩,魏封以吴王。次年,魏以荆、扬江南八郡为荆州, 孙权领荆州牧,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当年孙权叛魏,魏复改郢州为荆州。黄初(220~226)中,分陇右置秦州,不久省入雍州。于西域设西域长史府,治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和戊己校尉,治高昌。蜀于境内仅设益州,又于益州南部设降都督,治味县(今云南曲靖),统辖南中建宁、朱提、越嶲、牂柯、永昌、兴古、云南七郡,但仍隶属于益州。吴初于境内设扬、荆、交三州,吴黄武五年(226)分交州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郡置广州,不久省入交州。吴永安七年(264),复置广州,治番禺(今广东广州),统辖南海、苍梧、郁林、桂林、高凉、高兴诸郡。
郡设太守。魏制,河南郡治洛阳,为京师所在,则称河南尹;又设王国,置相,与郡同等。蜀国蜀郡治成都,为国都所在;吴国丹阳郡治建业(见建康),为国都所在,仍称为郡。蜀、吴两国州统郡,惟吴设毗陵典农校尉,治毗陵(今江苏常州),领三县,比郡。吴在一些辖境辽阔的郡,分设都尉,冠以东、西、南、北部之名,并有驻所和领县,而仍隶属于郡,如:会稽郡东部都尉治章安(今浙江临海东南章安),领六县,西部都尉治长山(今浙江金华),领八县;零陵郡南部都尉治始安(今广西桂林),领七县,北部都尉治昭陵(今湖南邵阳),领六县,等。
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魏末,又有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之封,相当于县。蜀、吴两国郡所辖为县和侯国,吴又在丹阳郡设溧阳屯田都尉(今江苏高淳东固城)、湖熟典农都尉(今江苏江宁东南湖熟)、江乘典农都尉(今江苏句容西北)、于湖督农校尉(今当涂),相当于县。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依煊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三国政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依煊;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