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心理学派

[拼音]:Xinlixuepai

[外文]:psychological school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学领域内出现的一种主张把所有的社会现象归结为心理现象,用心理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的流派或思潮。又称心理学主义。

社会学中心理学派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的J.S.密尔等人的著作。他们反对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社会现象,主张把社会现象还原为心理现象,把社会学合并到心理学中去。心理学派的形成,与下述两点密切相关:

(1)19世纪末欧美学术氛围的主要因素是心理主义,即从心理学上去论证科学知识和解释各种现象。

(2)社会学家看到了进化论的弱点,认识到简单的生物有机体的进化无法说明复杂的社会现象,逐渐注意到社会行为的动机因素和心理机制等问题;心理学家发现不能把心理机能归结为生理过程,还须考虑到复杂的社会因素。根据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用来解释的范畴的性质,心理学派可区分为心理进行论、本能主义、民族心理学、群体心理学和模仿论、互动理论。

心理进化论

代表人物为美国社会学家L.F.沃德和F.H.吉丁斯。他们认为,既要看到社会进化是有机体进化的一部分,又要看到人类心理能力是社会进化的主要力量,社会生活形式的复杂性是人类心理能力发展的结果。

本能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他试图说明,本能是个人内在的心理决定因素,也是说明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心理决定因素。本能主义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民族心理学

代表人物为德国的M.拉察鲁斯、H.施泰因塔尔和W.冯特。主要著作有:施泰因塔尔的《语法、逻辑学和心理学》(1855)、冯特的《民族心理学》(1900~1920)。他们认为民族精神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民族精神”或“民族性格”存在于文化的发展中,是某些稳定的、不断重复的要素和超个体性的结构。“民族精神”既可理解为一定民族的诸个体在心理上的相似,又可理解为个体的自我意识。揭示“民族精神”的内容,有赖于在“民族历史心理学”和“心理人种学”范围内研究语言、神话、道德和文化。

群体心理学和模仿论

代表人物为法国社会学家G.列朋和G.塔尔德。他们认为,模仿或“心理感染”可以说明群体行为和那些使社会准则与传递以及个体互相适应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他们的思想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颇有影响。

互动理论

代表人物为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和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主要著作有库利的《人性和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库利提出了“镜中自我”理论,即自我意识是在同他人交往或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人与社会本来就是统一的。米德进一步指出,社会就是一群互动着的个人。心灵在社会互动中获得反思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形成自我;作为“主我”和“客我”的统一的自我,是在内省的意识经验和外在的实践经验的作用下形成的;这个统一是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的,自我形成过程也就是社会过程。按照互动论的观点,互动是社会存在的前提,社会就是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研究社会就是要研究社会互动(见符号互动论)。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茂典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心理学派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茂典;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486.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