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对私营企业的工人监督

[拼音]:dui siying qiye de gongren jiandu

[外文]:supervision over private enterprises by the workers

无产阶级夺取 以后,工人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对私人资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分配实行监督的措施。这是对资本经济实行主义改造和实现主义国有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无产阶级在革命胜利以后,一方面通过国家 机关,制定实现主义的各项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通过基层的工人群众,对当时还属于私人所有的资本企业实行工人监督,以此造成向主义过渡的条件。列宁高度评价工人监督的意义和作用,他指出在工人监督还没有成为事实以前,“便不能由主义的第一步(即工人监督)进到主义的第二步,即转到工人调节生产”(《列宁选集》第3卷,第507页)。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 颁布了工人监督的法令,规定对拥有职工5人以上或 额在1万卢布以上的一切工业、商业、银行和农业等私营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当时,成立了中央工人监督会议和工厂工人监督委员会,试图通过这些组织,监督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作为实现生产资料国有化的准备步骤。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反抗、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工人监督在俄国未能实现,很快转向了没收资本家的财产、实行国有化。

在我国,对私人资本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开始于1952年的“五反”运动(见“三反”、“五反”运动)之后。在私人资本各行业和企业内部分别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增产节约委员会和工人监督委员会等组织机构,通过这些组织对资本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进行监督,并推动企业的主义改造。1954年《我国 》明确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国营经济的领导和工人群众的监督,是实现我国资本工商业的主义改造的三项重要手段和条件。

工人监督组织在企业 党组织或工会的领导下,与政法、税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国营经济各部门密切配合,监督资本家执行公私合同及其所承担的国家生产任务;防止和检举资本家的违法行为,保障国家法令的贯彻执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讨论和决定行业或企业的一切重要经济活动。工人监督不仅推动了资本工商业的主义改造,对于贯彻执行对民族资产阶级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锻炼工人管理企业的能力和培养干部也都起了重要作用。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工人监督便转向工人群众的 管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梓豪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对私营企业的工人监督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梓豪;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414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