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群体内聚力

[拼音]:qunti neijuli

[外文]:group cohesion

社会群体的特征之一。指群体对其成员、群体内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说这个群体是具有内聚力的群体。

影响内聚力强弱的主要因素有:

(1)工作任务的目标结构。群体成员的任务如果互不相关,就会削弱群体内聚力;相反,把个人与群体的任务目标结合起来,就会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2)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内聚力有不同的影响。K.莱温等人于1939年进行的实验比较了“ ”、“专制”和“放任”三种领导方式下各实验组的效率和群体气氛。结果发现,采用“ ”领导方式的组比其他组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群体的内聚力也更强。

(3)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不同的奖励方式对群体成员的情感和期望有不同的影响。采用个人与群体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有利于增强群体内聚力。

(4)群体内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削弱这种吸引力。

(5)外界影响。研究表明,外来的威胁和同周围其他的群体竞争会增强群体成员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会增强群体的内聚力。

(6)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以及群体规模等。

具有强内聚力的群体特征为:

(1)领导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

(2)成员参与共同活动;

(3)成员之间经常沟通;

(4)经常给予群体内其他成员以肯定评价;

(5)成员满意度高;

(6)成员的士气高昂。

群体内聚力与群体工作效率明显相关,一般地说,内聚力强的群体工作效率也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沙赫特等人的研究证明,群体内聚力越强,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的目标和规范。如果群体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效率,那么内聚力强的群体工作效率就会高;如群体内聚力强,但群体却倾向于限制工作效率,群体就会降低工作效率。群体的倾向和规范是决定群体内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关系的中介因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L.莫雷诺采用社会测量法测量群体内聚力,并用公式表示

式中МC为相互选择的次数;N为可供相互选择的总数。群体内聚力指数等于群体成员之间相互选择的次数与群体中可供相互选择的总数之比。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阳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群体内聚力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阳;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3824.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