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无线电接力通信

[拼音]:wuxiandian jieli tongxin

[外文]:radio relay communication

利用超短波、微波地面中间站(中继站)转发方式进行的远距离多路无线电通信。亦称“无线电中继通信”。因超短波和微波视距传播的距离有限,所以在通信两地之间设立若干个中间站,将前一站发来的信号接收下来,再转发给下一站,以达到延长通信距离的目的。有的中间站还可分出或插入若干路信号,这样的中间站又称为“分转站”。

一条无线电接力通信线路,包括两个终端站和若干个中间站,站间距离随频段和地形的不同而异,一般相距20~50公里。终端站的作用是向用户提供电路,配有收信机、发信机、天线和终端机等设备;中间站用来转发邻站的信号,配有二套收发信机和天线及监测系统等设备。一条超短波接力线路能通数路到十几路电话,主要用于战术范围内的 通信。一条微波接力线路可通多达数千路电话,既可用于 通信,也可用于固定干线通信。

无线电接力通信传输质量较好,除通话外,还可传输电报、数据和图像等信息。既可单独组成通信线路,也可通过终端站或分转站同有线电通信结合使用。战时还可用于抢通有线电通信干线被敌破坏的区段或开通遥控电路。无线电接力通信线路与地下电缆相比,建设快,费用省,便于开设和撤收,机动性较强,跨越江河容易,是当前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线电接力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出现了超短波接力通信。40年代,有了微波接力通信。50年代,微波接力通信技术有了较大进步,通信容量已发展到数百个话路,并开始用于传送电视信号。到70年代,容量为数千个话路的微波接力通信线路,广泛用于大城市之间传送电话、传真电报、传真报纸和彩色电视信号等,传输距离达数千公里。80年代以来,无线电接力通信在军事上的应用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提高使用频段,增加波道数,以进一步扩大通信容量;采用微电子技术,以使设备轻巧,增强机动性;采用数字通信和保密技术,以提高保密性;提高自动化监控水平,实现中间站无人值守。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和韵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无线电接力通信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和韵;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381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