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aoxiangbei
我国古代以雕刻佛像为主的石刻。全形似碑,在其上开龛造像,多为佛教造像,只有极少数与道教有关。并常铭刻造像缘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贯、官职等,有时也有线刻的供养人像。盛行于北朝时期,多发现于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宋赵明诚《金石录》记载有光初五年(322)前赵浮图澄造释迦像碑,是见于著录的年代最早的一例。现存的实物,以北魏时期的最早,而以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期的数量最多,说明其最盛期在北朝晚期。至隋代日趋衰落,唐代仅偶有发现。其造像题材和造型风格等方面的特征,一般近于同时期的石窟寺艺术。但因雕刻于碑石上面,故多系高浮雕作品,且形体较小,雕琢得更加精细,是研究当时宗教艺术及宗教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造像碑的形状与题材大致可以分为扁体碑形和四面体柱状两类,以前一类为多。
扁体碑形造像碑又可分为有碑额和无碑额两式,主要像龛雕于碑体正面,碑阴及碑侧有的也雕像龛,但多是造像人题名及供养人像等。有碑额的一式,例如山西新绛东魏武定二年(544)释迦多宝造像碑,碑额作双龙盘曲状,与一般碑额相同,但额上居中处刻一尊立佛。碑身上部开龛雕一佛、二菩萨,下部为铭刻。碑侧上部开龛造像,以下分3排线雕供养人像,并各有榜题。无碑额的一式,碑首又有作圆拱形和方形两种。圆拱形顶的如麦积山石窟“麦察” 133号窟中第10号造像碑,碑分3段,上段为圆拱状,居中刻释迦多宝并坐龛,龛楣尖拱上刻七尊化佛。下段刻主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有力士和狮子。龛侧稍上处左刻鹿野苑双鹿听法,右刻维摩诘像。中段刻交脚弥勒像龛。在上、中两段的主龛两侧雕有佛传故事。碑首作方形的,如河南襄县北齐天统四年(568)造像碑,上端方形,雕垂帐纹,底部刻宝炉和双狮,其上中分为二,各开龛3层,合计6龛,龛内造像。除立碑形造像碑外,也有作卧碑形的,如河南襄县北齐天统五年造像碑,高仅53厘米,而宽达137厘米,碑面居中开小龛造像,为交脚弥勒及二胁侍。其余部分均刻造像记铭文。
四面体柱状造像碑四面宽度大致相同,均有雕刻,以河南浚县北齐武平三年(572)造像碑最精美。 该造像碑下有碑座,上有雕成砖木建筑1层小龛,龛内造像。据造像铭记,可知正面上龛为弥勒,中龛为释迦,下龛为阿弥陀;左侧上龛为弥勒、 双尊,中龛为普贤菩萨,下龛为无量寿佛;背面上龛为释迦,中龛为大势至菩萨,下龛为释迦多宝并坐;右侧上龛为维摩诘,中龛为涅槃变,下龛为薄师佛。题材多样,刻工精细,是很少见的。常见的还有以千佛为题材的造像碑,是在佛龛上下或四周雕刻千佛,如山西高平出土的北魏王黄罗等人造像碑。
道教造像多见于陕西耀县的造像碑上,常与佛教造像合雕于一碑。像多戴冠蓄髯,如北魏始光元年(424)魏文朗造像碑、北周武成元年(559)绛双鲁造像碑等,特别是保定二年(562)李昙信造像碑发愿词中,记明为“敬造释迦、太上老君诸其菩萨石像一区”,可确证为佛、道像合雕的造像碑。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维威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造像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维威;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3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