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龙泉窑址

[拼音]:Longquan Yaozhi

我国南方古代青瓷窑址。分布于今浙江省丽水地区及其周围的武义、永嘉、文成、泰顺等县,已发现窑址400多处。以龙泉县境内的窑址最为密集,有300多处。其中产品工艺精湛、质量较高的窑址在龙泉县的大窑村(古名“琉田”、“刘田”)一带,是龙泉窑的中心,故称为“龙泉窑”。龙泉县晋代为龙渊乡,唐初改为龙泉乡,乾元二年(759)升为县。宋庆元三年(1197)分县南的松源乡为庆元县。(见彩图)

烧造年代

浙江地区烧造青釉瓷器历史悠久,唐代最著名的越、婺、瓯窑,对龙泉窑的兴起与发展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在丽水县吕步坑的南朝和唐代窑址及庆元县黄坛的唐代窑址是龙泉窑的早期窑址。有人则称之为“先龙泉”时期。但一致认为龙泉窑兴起于宋,南宋至元为全盛时期,明代中叶开始衰落,清代中叶结束。

调查、发掘与研究

20世纪30年代陈万里曾先后8次到龙泉、丽水等地进行调查。我国成立后,浙江等地的文物考古部门又对各地的窑址进行了多次调查,1959年对丽水吕步坑、保定窑址进行发掘。1959~1964年又对龙泉大窑、金村两地窑址进行发掘。1979~1983年,我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我国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对龙泉东部的上严儿、山头窑、大白岸、笔架山、项户、安福、张畈岭脚、入窑湾、狮子岩、源口和云和县的水碓坑、梓坊、赤石等窑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了宋元明时期的窑炉、作坊及居住遗迹,出土大量瓷器、瓷片和窑具标本等,为研究龙泉窑的历史取得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窑炉与窑具

窑炉为龙窑,到了明代也用阶级窑。

龙窑窑身狭长,前后倾斜,窑头低窑尾高,好似一条向下俯冲的巨龙,因而通称“龙窑”,也有称“蜈蚣窑”或“蛇窑”的。 龙窑可分窑头、窑室和窑尾3部分。窑头为火膛,是投柴烧火的地方,平面呈半圆形。烟室前墙正中开狭长的火门,火门下有进风口。窑室似斜长的甬道,是装坯烧成的部位,宽与高都在2米左右。窑底倾斜,底上铺着一排排的匣钵。两旁用砖或匣钵砌成窑墙,墙中开设窑门。墙上筑弧形拱顶,顶的两侧各设投柴孔一排。火膛内烧旺后,再向投柴孔中投柴逐段燃烧。窑门与投柴孔的数量,视窑的长短而定。窑尾有排烟室,由烟火柱墙与后墙组成,烟火柱墙有出烟孔,窑内的烟与废气即由此排出。龙窑的结构因时代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宋代的龙窑窑身较长,呈弯曲状,一般在40米以上,南宋前期盛行长窑,最长的达82米。排烟室为狭长的长方形坑,没有盖顶和烟囱,有的用残砖和匣钵砌墙,有的就是一个土坑。南宋晚期龙窑逐渐缩短,到元代长30米左右。元明时窑尾的排烟室,有的用匣钵或砖石封砌,仅在顶部设几个比匣钵略小的烟孔,视窑内情况,可以随时将匣钵启闭。

窑具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盛放坯体的匣钵与垫座;另一类是坯件与匣钵之间的间隔物,如垫环、垫饼等。匣钵为直口圆筒形,有平底与内凹底2种。装坯件时,平底匣钵口朝上,内装瓶、杯、注子等口小器高的器物,凹底匣钵底部作半圆形内凹,使用时覆扣于下,装碗或盘等大口器,然后再叠匣钵装碗、盘。由于碗、盘口大底小,装窑后它的下部或全部与匣钵的外底等高,而上面覆盖的匣钵的内底的一部分又伸入到碗盘内,从而使匣钵的高度大大降低,增加装烧量。北宋时除使用匣钵外,还用喇叭形垫座托装五管瓶、注子等比较高大的坯件,这种传统的装窑方法,在当时是比较保守和陈旧的。

间隔窑具因产品的种类与粗糙的不同而各异。北宋初期的白胎淡青釉瓷器,胎薄轻巧,通体施釉,装烧时坯件的外底垫垫环,使器物的圈足不与匣钵接触,垫环与器底之间用坯泥做成的支钉间隔,烧成后器底留有白色的支钉痕迹。北宋中期到南宋前期的厚胎薄釉刻划花瓷器,器底厚重,外底无釉,普遍地在外底用扁圆形或圆柱状泥饼间隔,泥饼用含有砂粒的粘土做成,比较粗糙。南宋后期及元代初期的薄胎厚釉高档青瓷,垫饼为浅碟式或臼形等,托面平滑,制作精细,为了在烧成时与坯件的收缩比例一致,垫饼都放在圈足下,所以圈足的着地部分一圈无釉,通称“朱砂底”,为这一时期龙泉青瓷的特征之一。元代至明初的一部分器物,外底用臼形垫饼托烧,所以外底一圈无釉呈朱红色。明清时瓷胎厚重,外底无釉,用扁圆形或圆柱形垫饼间隔。

产品

北宋是龙泉窑的初创期,在龙泉金村等瓷窑中生产白胎淡青釉瓷器。常见的器形有五管瓶、双耳瓶、执壶、碗、盘和洗等,胎骨较薄,划花线条纤细。北宋中晚期产品以碗、盘为主,瓶、罐、钵和执壶次之。瓶有五管瓶、双耳瓶和长颈瓶等,其特点是灰胎、青、黄釉和盛行繁缛的刻划花。其中碗、盘通行两面刻划花,内壁饰团花、牡丹、浪涛和童子戏花等,外壁划成组的斜直的篦纹;瓶和执壶的腹部饰缠枝牡丹、蕉叶纹和莲花瓣等,都是在刻花中填以篦纹。

南宋时瓷器大量外销,龙泉瓷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窑场广泛分布在龙泉、庆元、云和、丽水、遂昌、泰顺等县,已形成了瓷窑体系。这时的瓷器胎体厚重,圈足宽矮,青釉釉层透明匀净。碗、盘的装饰由原来的两面刻花改变为器内单面刻花,常见的有折枝莲花、荷叶与云纹等,线条生动有力。也有印“河滨遗范”和“金玉满堂”等文字的。南宋后期,龙泉大窑、溪口等地的一些瓷窑,成功地烧造薄胎厚釉青瓷,从此龙泉窑名闻中外,进入了鼎盛时期。薄胎厚釉青瓷可分为白胎青瓷和灰黑胎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品种繁多,式样优雅,有饮食器皿、祭器和陈设瓷、文具瓷等。其式样有宋代通行的,也有仿照古代铜玉器的。瓷器的胎骨略嫌厚重,但制作工整,口缘和圈足底端旋修细薄,给人以轻巧之感。特别是将传统的高钙石灰釉改进为高温粘度较强的石灰碱釉,并运用多次上釉的工艺,使青瓷釉层丰厚柔和滋润如美玉。釉色有粉青、豆青、梅子青等。装饰有凸弦纹、浮雕式的莲瓣和堆贴的牡丹、双鱼等(见彩图)。同时在胎料中掺加适量的含铁量高的紫金土,使足底露胎部分呈现一圈纤细的朱红色,是龙泉青瓷的一个特色。

灰黑胎青瓷胎骨薄而坚硬,呈灰、灰褐或深紫色,釉层 ,以粉青为上,此外有蟹壳青、墨绿等色。釉层普遍开片,细密的开片名为“百圾碎”。器物的口缘,在烧成时由于釉水 隐现紫色,圈足无釉处呈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这类产品在造型、胎、釉和装烧等方面与南宋官窑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有人认为是龙泉窑中的“仿官作品”。

元代瓷器的外销数量激增,龙泉窑新的瓷窑大量出现,产量大增。品种有各式碗、 盘、杯、 瓶、洗、炉、执壶以及瓷塑、佛像等。 釉色青黄,盛行刻、 划、印、贴、堆、塑、镂、雕和褐色点彩等装饰手法,花纹题材极为丰富,同时模印“福”、“禄”、“吉”、“吉利”等字和八思巴文。明代成化、弘治以后,龙泉窑逐趋衰落,器形呆板,胎骨厚重,青釉灰暗,至清代中叶终于停烧。

龙泉青瓷的外销

龙泉窑的兴起,与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宋朝先后在广州、 明州、 临安、泉州设立市舶司跟外商进行贸易,我国商人也航海到国外去经商。龙泉青瓷从宋代开始由船筏从瓯江上游顺流而下运往温州,然后经由宁波等海港远销到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缅甸、 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泰国、埃及、索马里、土耳其、法国等亚非欧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东非人们把它镶嵌在宫殿和寺庙的墙壁上,如同镶嵌珠、玉、宝石,作为珍贵的纪念物。法国人则以“雪拉同”一词来称誉龙泉窑的瓷器。

关于“哥窑”

在明代中叶以来的一些文献中,把龙泉窑分为“哥窑”和“弟窑”。传说南宋时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龙泉各主一窑,生一所烧称“哥窑”,生二所烧称“弟窑”。“哥窑”即前述之黑胎青瓷,因为无确凿的史料和物证,在陶瓷界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窑的所在地,有3说:

(1)龙泉说。以明清文献记载为依据,而且在龙泉大窑、溪口的南宋窑址发现了哥窑的黑胎青瓷,证明哥窑在龙泉;

(2)杭州说。《遵生八笺》记:“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古代交通工具落后,远途取原料烧瓷是不可能的,哥窑窑址当在杭州及其附近;

(3)景德镇说。根据所化验的传世哥窑瓷标本的胎釉化学成分与景德镇相同而提出来的。

二是哥窑的产品,有两种意见:

(1)龙泉大窑、溪口部分窑址出土的灰黑胎厚釉青瓷是真哥窑的产品;

(2)传世哥窑瓷是真正哥窑的瓷器,龙泉窑生产的灰黑胎厚釉青瓷,是龙泉仿官的作品。

三是对哥窑的年代是否为宋代也有不同意见。

参考书目

陈万里:《瓷器与浙江》,中华书局,1964。

冯先铭:“哥窑”问题质疑,《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3期。

浙江省轻工业厅等编:《龙泉青瓷》,文物出版社,1966。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睿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龙泉窑址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睿;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311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