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adajiasijiaren
[外文]:Madagascars
非洲东南马达加斯加 共和国人口占多数的民族。亦称“马尔加什人”。有874.2万人(1980),约占全国人口98%以上。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混有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成分。使用马达加斯加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过去曾有用阿拉伯字母书写的“苏拉贝”文字,现改用拉丁字母。部分人通用法语。二分之一的人保持传统的万物有灵信仰(见原始宗教),五分之二的人信天主教和 教,其余信 教。
关于马达加斯加人的来源,目前尚有争议。一般认为,马达加斯加岛的最早居民为科伊桑人。约在公元前10~前6世纪, 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一批马来人迁入。公元1~10世纪,又有苏门答腊、爪哇及其他岛屿的几批马来人相继到达。这些沿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海岸路线迁移来的马来人,有的在东非停留期间不同程度地混入了班图黑人(见班图尼格罗人)、阿拉伯人和库希特人的血统。9世纪左右,阿拉伯人陆续迁入,并从非洲大陆运来大批班图黑人为他们种植粮食和商品作物。欧洲殖民扩张开始后,除继续有许多班图人作为奴隶被运入外,又有不少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到来。所有这些不同来源的人们经过长期接触和混合,逐步形成今日的马达加斯加人。
由于各批移民迁入的时间、定居的地区各不相同,所以在种族成分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不同支系,主要有梅里纳人、贝齐米萨拉卡人、贝齐寮人、齐米赫蒂人、萨卡拉瓦人、塔纳拉人、安泰萨卡人、巴拉人等。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互相交往日益频繁,各支系的差别也日益缩小。梅里纳人为马达加斯加民族聚合的核心。他们的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早在14世纪初便已建立王国,至18世纪末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先后合并贝齐米萨拉卡、贝齐寮和萨卡拉瓦等王国,统一全岛。各支系的马达加斯加人在抗击外国侵略和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团结战斗,民族意识日益增强,于1960年获得民族独立,建立马达加斯加 共和国。
马达加斯加人以农林、牧业为主,兼事手工业、采矿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农民采用从东南亚带来的农耕技术和作物品种,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咖啡、甘蔗、棉花和丁香。华尼拉(香精原料)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虽然受到班图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和欧洲人的影响,但马来人迁来时保持的东南亚特点仍居优势。
另有少数马达加斯加人分布在印度洋岛国,其中留尼汪5000,科摩罗2000,塞舌尔2000。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元忠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马达加斯加人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元忠;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