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erke
[外文]: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
奥地利诗人。原名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1875年12月4日生于布拉格,父亲是铁路职员。曾入军官学校学 ,后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校学 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1893至1898年间,著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 降临节》(1898)等,情调缠绵,富有波希米亚民歌风味。1897年结识女作家鲁·安德烈亚斯·萨洛美,和她两次去俄国旅行,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这时期的作品有《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等,情感炽烈,语言精练,富有音乐性,形成了独特风格。《祈祷书》分为 3部分:《修士的生活》、《朝圣》、《贫穷与死亡》,赞美单纯,赞美上帝,表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同时也反映出资产阶级没落时期的精神矛盾。它是里尔克的成名之作。
1901年里尔克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结婚。1902年旅居巴黎。1905年结识罗丹,一度任罗丹的秘书。这时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兰、马拉梅等人的影响,他的诗作改变了早期偏重抒发主观情感的浪漫主义风格,写了许多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收入《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其中以题为《豹》的短诗最为脍炙人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1912年,里尔克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动手写作著名的《杜伊诺哀歌》(1923)。这时资本各国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和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他更加悲观失望。1919年迁居瑞士。1922年完成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1926年12月29日病逝。里尔克在这一阶段的生活中充满痛苦,他在思索人生的意义。《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是这种痛苦思索的产物。前者收有10首哀歌,探讨人与世界的存在是否合理,以及生与死、幸福与痛苦的关系等问题。他认为世界充满苦难,人生空虚渺茫,只有死亡才是“欢乐的源泉”。后者收十四行诗53首,借希腊神话中的歌手奥尔甫斯入冥界寻妻失败的故事,讽喻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无望追求。两部诗集都用了许多比喻和隐晦离奇的象征词句。
此外,他还创作了不少中、短篇小说。散文诗集《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1906)中,借匈牙利抗击土耳其入侵时期一个青年旗手初恋和阵亡的故事,抒发了他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青年的情绪,曾风靡一时。长篇日记体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记事》(1910)叙述一个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他揭露了巴黎的贫穷、疾病和道德败坏等现象,表现了对人生的恐惧,提出了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哲学所力图阐明的基本问题。这部作品与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不同,没有连续的情节,没有时间顺序,童年生活的回忆、眼前的景象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交织在一起。这部小说是研究作者及至现代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文艺观的重要材料。
里尔克的作品大多充满孤独、感伤、焦虑、惶恐的世纪末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在艺术方面作了不少的探索和创新,对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艺界和知识界有重大的影响。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诗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里尔克,R.M.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诗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