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engzhao
我国东晋时代僧人,佛教哲学家。本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宁九年,有的学者认为生于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卒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
生平和著作僧肇家境贫困,少年以代人抄书为生,得阅读大量经史典籍。他爱好《庄子》、《老子》,认为是寻求玄远之道的重要引路书,但又感到不够尽善尽美,不是达到精神解脱的较好指引。后读到旧译《维摩经》,披寻玩味,始知所归,因而出家。从此深入研究佛教大乘经籍,通晓经、律、论三类佛教经典。在青年时代就成为知名的佛教理论家。当时佛教界争论激烈,有人竟千里负粮前来和他辩论,据说长安的“宿儒”和关外的“英彦”,都敌不过他的犀利辩锋。
鸠摩罗什到姑臧(今甘肃武威县)后,僧肇千里迢迢前往从学。后秦姚兴于弘始三年(401)派人将鸠摩罗什迎至长安,僧肇随同前来。不久奉命协助鸠摩罗什译经。弘始六年《大品般若经》译出,僧肇撰《般若无知论》,鸠摩罗什称赞此文对般若的理解符合已意,文辞优美。后道生携《般若无知论》从关中回庐山,隐士刘遗民看后赞叹说,“不意方袍(僧人),复有平叔(何晏)”,把僧肇比作魏晋玄学开创者何晏。慧远读后亦赞赏不已。刘遗民还与他书信往还,探讨般若学义理。鸠摩罗什译出《百论》后,僧肇又作序阐明要旨。弘始八年,《维摩经》译毕,僧肇又略记鸠摩罗什的口义,作为经的注解,并作序。后来又著《物不迁论》、《不真空论》。僧肇列席佛陀耶舍翻译《长阿含经》的译场,弘始十五年译出后作序介绍。
现存《肇论》一书是梁陈之间汇编成集的,其中除收集上述《不真空论》、《物不迁论》和《般若无知论》3篇重要著作和《答刘遗民书》外,还有《涅槃无名论》长文一篇,内容包括九折十演,并有论成之后作的《奏秦王表》。关于此论的真伪,中外有关学者的看法分歧很大,迄今无定论。《肇论》中《宗本义》一文,也有学者疑为后人窜入。史载僧肇还撰有《丈六即真论》,已佚。另外,现藏经中《宝藏论》 1卷,题为僧肇作,然文义舛杂,学者一致认为是中唐以后的伪托。关于《肇论》的注释,现存有慧达的《肇论疏》3卷(今阙下卷)、唐元康的《肇论疏》 3卷、宋净源的《肇论中吴集解》3卷及《肇论集解令模钞》2卷、宋遵式的《注肇论疏》3 卷、宋梦庵的《节释肇论》、元文才的《肇论新疏》、《肇论新疏游刃》各3卷、明德清的《肇论略疏》6卷等。
佛教哲学思想鸠摩罗什称赞僧肇“解空第一”,认为僧肇是理解般若空宗真髓最得自己正传的人。当时人也评论僧肇和慧观为罗什门下“精难第一”,认为僧肇是当时最能理解和把握般若空宗理论的佛教学者。
僧肇生于玄学盛行之后,深受玄学的本末体用之辩方法的影响。他的佛学知识直接得之于鸠摩罗什,以“真谛”和“俗谛”的“二谛说”为基本方法,以《般若经》和“三论”(《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宗旨。僧肇把玄学和般若学的方法沟通,以体用一如的中心思想论述有与无、动与静、知与无知等问题,表达了般若学中观思想。
《不真空论》阐述了佛教宇宙观,是僧肇全部佛教理论的思想基础。论文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关于性空的三种观点,指出:“心无”宗只是无心于万物,至于万物是否为空,可以不管,实是对“有”的肯定;“即色”宗只是以万物没有自体为空,而并不否认万物本身的存在,这是对“空”、“有”都作相对的理解;“本无”宗以无为本,主张万物和精神都是绝对的空。《不真空论》则主张把有与无两个方面统一起来:“欲言其有,有非真生(因缘所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显示现象)。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认为有是有其事象,无是无其自性。自性是假名,非事物本身所固有。事物依因缘而生,所以,有是假有,假有故空。万物非有非无,本无自性,假有不真,不真则空,谓之“不真空”。
《物不迁论》反对佛教界或一般人主张的一切不变、一切皆变,或本体不变而现象变的观点,主张迁与不迁不异,阐发体用一如,即动即静,动静不异的般若中观学说。论中说,不能舍动而另求静;主张求静于动;认为虽静而不离动;推论说,正由于动静未始不同,而知宇宙方法的不迁。僧肇认为一般人根据以前的事物已经迁徙而去,从而证明万物动而非静;实际上以前的事物只能停留在从前,不能来到现在,恰恰说明万物是静而非动。为了防止人们执着“常”而说“去”,执着“无常”而说“住”,实则动静、去留不一不二,僧肇说:“复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是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
《般若无知论》阐述佛教较高智慧般若无知与无相的性质。谓般若之能照,即在于无知;般若之所照,即在于无形。所谓无知、无相,即“虚其心而实其照”。心不虚而有执取,能照就不周全,有所知就有所不知。“心”虚无所执取,由此而得的知即是“无知”。圣心无知,就能无所不知,不知之知谓之一切知。万物虽有种种形象,但都是建立在自性空上的,由此而归结为“无相”,照到“无相”,就与实际相符合而成为“无知”。所以是“虚不失照,照不失虚”。贯彻般若体用一如,知即不知的中道思想。
历史地位和影响僧肇用我国语言文字介绍了佛教般若学空宗的思想以及与相对主义紧密相联的不着两边的否定方法,对于我国佛学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僧肇批评总结了佛教般若学各派,间接地批判总结了魏晋玄学的各种流派,促进了我国哲学思维的发展。但其哲学的之后归宿则是宗教神秘主义。
僧肇及其学说,受到后来历代佛教学者的推崇。由于僧肇和鸠摩罗什对般若学“三论”的研讨和弘扬,促进了三论学的兴起,到隋代形成以“三论”为主要典据、以“诸法性空”为主要宗旨的三论宗。三论宗很推崇僧肇,以其学说为正系,常把他和鸠摩罗什并称,有“什、肇山门”之语。此外,僧肇《不真空论》的万物自虚等思想,为禅宗所彻底发挥。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彬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僧肇(约公元374/384~414)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彬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