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畲族

[拼音]:shezu

[外文]:She nationality

我国的少数民族。(见彩图)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但这个名称不见于史叔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輋民”的族称。南宋刘克庄在他的著作里称福建漳州一带的畲族为“畲民”。畲,读音shē或yú。读shē意为刀耕火种,读yú指新开垦的田地。“畲”字作为民族名称,大概是由于他们从事刀耕火种的农耕而被命名的。文天祥称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为“輋民”。輋,音shē(奢),系广东 的俗字,据顾炎武的说法,就是在山里搭棚而居的人。以此作为民族名称,是侧重于居住形式。我国成立后统一称为“畲族”(“畲”音shē,奢)。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80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人口为368832人(1982),其中福建、浙江两省最多,占96%。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乡以上的聚居区很少,一般都是几户至几十户聚居成村,周围是汉族村落,彼此交错杂处。有些村落是畲、汉两族杂居在一起。畲语,属汉藏语系 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 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话完全不同。 广东惠阳、海丰、增城、博罗一带的畲族约1000人,使用接近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瑶族“布努”炯奈话的语言。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族源

畲族的民族来源说法不一,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持此说者比较普遍,依据的材料也较多;有人进一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认为徐夷与武陵蛮有渊源关系,因而也与畲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有人主张由“南蛮”的一支发展而成,持此说者认为畲族来自古代“蛮”或“南蛮”,是广东的土著居民;还有古越人后裔说,认为畲族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秦汉时期“百越”的后裔或汉晋时代山越的后裔等。早在 7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约在 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女人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见原始宗教)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这个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居民现在仍以蓝、雷、钟为主要姓氏。

反抗斗争

畲族人民勤劳朴实,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以及天灾、战祸、贫因、疾病等原因,被迫到处迁徙。他们披荆斩棘,倚山坡筑梯田,为开发我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汉族关系十分密切,曾多次与汉族人民联合起义,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早在唐初,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人民,在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人的领导下,掀起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斗争。宋末元初,福建畲族人民在陈吊眼、许夫人领导下,组成“畲军”,配合文天祥、张世杰等抗元武装,展开抗元斗争。明正德年间,江西畲民在谢志珊(山)、蓝天凤的领导下起义,与广东俐头、江西大庚等地的汉族起义军遥相呼应,反抗明王朝的统治。在明代抗击倭寇的斗争中,畲族人民为保卫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近代以来,畲族人民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还不断爆发反洋教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21年后,在我国 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散居在广东东部的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共同组织革命武装自卫军,展开了抗捐、减租、退押等斗争。浙南地区很早就建立了我国 党的组织。1927年2月,我国 党在瑞安县发动3万多农民、工人和商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 ,捣毁了反动商会,痛打反动会长。1927年春,福建福安县72个村的畲、汉族农民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发动下,进行了反对征收 捐的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东、浙南的畲族地区普遍建立苏维埃 ,实行土地革命。1933年,福建霞浦县青皎等47个畲、汉村庄的4000多人在我国 党领导下,进行武装 ,宣布废债废租,除捐灭税。 和 时期,畲族人民坚持革命斗争,组织游击队,建立革命根据地,闽东畲族地区有70%以上是老苏区。畲族人民为祖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社会经济

畲族人 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红薯为主,兼营林业、茶树栽培及狩猎等。(见彩图)建国前,畲族社会发展水平大体与当地汉族社会相同,封建地主经济占主要地位。畲族人口中,贫雇农占绝大多数,中农当中以佃中农为多,本民族的地主、富农极少,多租种汉族地主的土地,给汉族地主、富农当长短工的不少,深受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过着“火笼当棉袄,竹篾作灯草,野菜充饥肠,番薯丝吃到老”的悲惨生活。

文化与风俗

畲族人民爱唱山歌,祖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山歌,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其中有叙述本民族起源和迁徙经过的长篇叙事诗歌《高皇歌》,有表现爱情、歌颂劳动与生活的“杂歌”,有取材于汉族章回小说、评话唱本的神话故事和本民族民间传说的“小说歌”。这些歌以民间口头文学的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唱歌的形式除独唱、对唱、齐唱外,还有二声部重唱,叫做“双条落”。他们不但在祭祀、待客、婚礼或节日里唱,在日常生活和劳动时,也常以歌当话,互相对答,抒发感情。在反抗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中,也常利用山歌歌词来激发斗志。有些地区,每年还定期举行盛大的“盘诗会”,普遍流行鼓吹班。舞蹈早已失传。流行于福建福鼎、罗源等县的一种民间武术──“盘柴槌”(又称“齐眉杖”)和宁德畲山村寨的一种十分有趣的体育游戏──“打尺寸”,都是一种很好的民族体育运动形式。

畲族以小家庭为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畲族村寨一般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同姓同祖多属一个祠堂,设族长一个,负责处理族内 ,主持公共事务以及祭祖等活动。祠堂之下有房的组织,按血缘的亲疏而组成。行一夫一妻制(见一夫一妻制家庭),同姓不婚,一般不与汉族通婚。原来婚姻不计聘金,陪嫁妆奁除一般礼物外,还有农具、斗笠、蓑衣等。至建国前已盛行封建买卖包办婚姻。行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的 俗。福建福安、霞浦等地的畲族有举行大规模的群众性节日歌会的 俗,如农历四月的分龙节、六月初一、七月初七、立秋日、八月十五、九月九等。畲族衣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男子的装束与 无甚差别,女人服饰则有民族特色,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 惯。女人发式一般都把头发梳成螺式或筒式发髻盘在头上,发间环束红色绒线。婚时头戴凤冠,插以银簪。她们喜在服装上刺绣各种花鸟以及几何纹样为饰。畲族居民崇拜祖先,重视祭祖,每年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日为祭祖日,有的还在端午节小祭祖。

建国后的变化

我国成立后,畲族人民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关地区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名额上对当地畲族都给予适当照顾,并大力培养和提拔畲族干部。同时,在畲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了57个民族乡。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特别是1978年我国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因地制宜,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畲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如福建霞浦县茶岗畲族大队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利用山坡地种植柑、橘树12000多棵,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74.17元,提高到1982年的132.76元,增加79%。该县西胜的畲族农民实行专业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76元增加到1982年的255元。畲乡山区的四化建设事业在蓬勃发展。

参考书目

施联朱、蒋炳钊、陈元煦、陈佳荣:《畲族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1980。

蒋炳钊:“畲族族源初探”,《民族研究》1980年第4期。

参考文章

浙江省松阳县板桥畲族乡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赣州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景宁畲族自治县(JingningShezuZizhixian)我国地理

景宁畲族自治县(Jingning Shezu Zizhixian)的由来我国地理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西部水亭畲族乡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三仁畲族乡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付昕妤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畲族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付昕妤;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805.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