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 Renjie
唐武则天时名相。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高宗时举明经,授汴州判佐,后为并州法曹参军。仪凤(676~679)中为大理丞,断狱以平恕称。高宗末,拜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毁吴、楚荒诞无稽的神祠一千七百余所。武后当政初年,自文昌(即尚书)右丞出为豫州刺史。垂拱四年(688),唐宗室越王李贞起兵于豫州以反对武后,败亡,株连 的有六七百人,家口抄没入官的有五千口。仁杰密疏申救,其众得以免死,改流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南)。那时 越王贞的将士横暴不法,向州县强取勒索,仁杰不理,严词责备领兵宰相张光辅。后为光辅所诬,被贬为复州刺史。又入为洛州司马。天授二年(691),则天知道他在豫州的政绩,将他由洛州司马召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为酷吏来俊臣所陷,下狱。由于他获得面见则天申诉的机会,得以免死,贬彭泽令。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陷冀州(今河北冀县),河北震动,仁杰被起用为魏州刺史,不久又转幽州(今北京)都督,备御契丹。神功元年(697),复召入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圣历元年(698),后突厥(见突厥)攻掠河北,仁杰复出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知元帅事,统兵迎击。不久,为河北道安抚大使。他建议赦免河北为契丹、后突厥所驱逼、胁从之人,帮助被后突厥驱掠的百姓返回故里,散发粮食以赈贫乏,禁止部下侵扰百姓,使河北很快安定下来。则天曾欲兴造巨型佛像,工程浩大,因仁杰谏阻而罢。仁杰颇得则天信任,所言多从。则天欲以其侄武承嗣继承皇位,仁杰力劝复立庐陵王(即中宗)。后,庐陵王得以复立为太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奇思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狄仁杰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奇思;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