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iheliang Tike
[外文]:Baiheliang Inscriptions and Carvings
我国长江上游唐至清代水文刻石。位于四川省涪陵市城北长江中的天然石梁上。石梁东西长约1600米,南北宽10~15米,与江流平行,被水冲刷侵蚀为 3段,地势低矮,夏秋之季没于水中。梁上现存题刻163段,3万多字,以宋代最多,元、明、清各代次之。雕刻石鱼14尾。题刻记载了自唐广德二年(764)以来历代石鱼出水状况等水文资料及涪陵地区农业丰歉情形,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价值。1988年我国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梁题刻排列无序,多依地势,参差不齐,主要分布于中段东端约70米长的梁脊上。题刻文字大者每幅约 2米见方,小者长、宽不盈尺。较大的石鱼长 2.8米,宽0.95米,高浮雕。余均为线刻,长0.3~1米不等。作为水文观测标志的 3尾石鱼中,较清晰的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刻的一对雌雄鲤鱼,溯江而游,首尾相连,分别长1.05米和 1米(见图)。
据实测,这对石鱼眼睛的海拔高程为137.91米,与当地现立水位标尺零点的海拔高程相差无几,说明石鱼水标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在贴近这一对石鱼的下方,尚隐约可见一较小的线刻石鱼,长约0.58米,应为唐广德二年以前的遗物。
在163段题刻文字中,与水文有关的共108段,记录了长江涪陵地段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资料,为长江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确切可靠的历史依据。
题刻文字具楷、行、草、隶、篆诸体,不少刻工精湛、书艺佳妙,其中有黄庭坚、朱熹等名家手笔。白鹤梁题刻保存着宋元以降各派书家的作品,为我国罕见的“水下碑林”。
参考文章
白鹤梁题刻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勇男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白鹤梁题刻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勇男;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