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ng’an tongjixue
[外文]:study of archives statistics
档案学分支学科,也是与统计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档案统计的原则与方法,为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和档案学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服务。研究范围:
(1)档案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内容和作用,包括统计指标、指标涵义、指标单位以及各指标间的关系等;
(2)档案统计调查方案和组织形式;
(3)档案统计资料整理的原则与方法;
(4)档案统计分析的理论、方法及计算公式,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时间数列、指数、平衡法、抽样法、相关关系分析、统计预测等;
(5)统计成果的提供利用方式及功用;
(6)本学科与统计学和档案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
(7)档案统计标准化,包括档案统计工作制度和网络的建立,统计报表格式、计量单位和统计时间的统一,与国际间档案统计标准化的一致性等。
近代以来,为加强档案管理,各国普遍重视档案统计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mō索出一些规律,为档案统计学的孕育和建立打下了基础。苏联在70年代开始将档案统计学作为分支学科来建设,设置专门课程。1980年出版的《苏联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将档案统计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进行阐述。在我国,1962年陈兆祦主编的《档案管理学》、1989年邓绍兴、和宝荣主编的《档案管理学》都从理论上对档案统计进行了阐述。1983年起国家档案局制发《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年报》,开始建立统一的全国范围的统计报表制度和档案指标体系。在这前后,一些有关论文发表,如陈柏林的《试论档案工作中的统计》(1983)、冯伯群的《关于档案统计工作的几个问题》(1983)、温泉的《档案统计工作初探》(1986)、 钱万里的《系统分析法应用档案鉴定初探》(1986)、安锐先与赵巨华的《试述科技档案经济效益的定量分析》(1987)、王桂荣的《档案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1991)等,都丰富和充实了档案统计学的学科内容。1989年任遵圣主编的《档案学概论》和1990年冯子直的《关于档案学研究的几个问题》,都将档案统计学列为档案学的分支学科。该学科正在建设之中。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任子璐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档案统计学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任子璐;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