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unenyu
[外文]:Bunun language
我国高山族语言之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台湾省高雄县北部关山和玉里等地区。使用人口约2万。
语音有14个辅音音位:p、b、m、v、、s、t、d、n、峠、k、嬜、h、妱。3个元音音位:i、a、u。音节结构有元音、辅音+元音、元音+辅音、辅音+元音+辅音4种形式。 所有辅音和元音都可以出现在音节开始和结尾的位置。多音节词的重音一般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声调无音位价值。
语法(1)词分冠词、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接词、助词、叹词10类。
(2)冠词是主语、宾语和定语的标志。主语冠词为[a],宾语冠词为[mas],领有关系定语冠词为[itu]。 ③代词分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都有主格、宾格、领格形式, 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复数。 ④动词有体、时、态、式。
(5)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加强, 如:bah峠u“新的”,bah峠ubah峠u “新新的”,babah峠u“全是新的”。
(6)语序是谓语在主语前,宾语在主语后,定语一般在中心语前,名词、代词作领属性定语时,在中心语后。
(7)否定副词ni“不”在动词、形容词前。
词汇大多数词是多音节的。在词根或词干上加附加成分是构词的主要手段。 有前加、后加和中加3种附加成分。前加成分有ka-:峠umah“房子”,ka-峠umah“盖房子”;utan“白薯”,ka-utan“挖白薯”;min-:da嬜has“红”,min-da嬜has“变红”;dahba“病”,min-dahba“生病”。 峠a-:ka嬜ka嬜“犁”, 峠a-ka嬜ka嬜“犁田”;ta峠-:ima“手”,ta峠-ima“洗手”;bu嬜u“头”,ta峠-bu嬜u“洗头”;mu-:bahbah“眼泪”,mu-bahbah“流泪”;tia-:mahtis“密”,tia-mahtis“篦子”。后加成分有-an:hudan“雨”,hudan-an“下雨”; sasdu“汗”,sasdu-an“出汗”。中加成分有-in-(加在词根起首辅音后):sadu“看”,s-in-adu“看过”;ki峠im“找”,k-in-i峠im“找过”。也可同时加前加和后加成分,如:is-an∶na嬜hat“暖和”,is-na嬜hat-an“弄暖和了”;kun-an:sapi峠“鞋”,kun-sapi峠-an“穿鞋”;ha峠uba嬜ba嬜“裙子”,kun-ha峠uba嬜ba嬜-an“穿裙子”。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英才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布嫩语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英才;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