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eiji
唐代羽林军军士之名。唐初,以随李渊起兵太原的部分将士置北门(玄武门)屯营,所领兵号为“元从禁军”。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分置左右屯营,所领兵名飞骑,隶属屯卫。高宗龙朔二年(662),左右屯营脱离屯卫独立。同年,改屯营为左右羽林军,所领之兵一度改名羽林郎,不久仍旧名飞骑。飞骑早期由元从禁军的子弟和卫士(府兵制下的兵士)中选充,玄宗先天二年(713)规定,一律从卫士中简补。次年,又从出征吐蕃的兵募中选拔壮勇之士为飞骑。随着府兵制的衰落,卫士不再上番宿卫,飞骑全部出于招募。飞骑的任务是宿卫宫禁,但有时亦奉命出征。按规定,飞骑的身高、体力、弓马技艺都有严格标准,合格的才能选充。实际上开元、天宝间的禁军多半来自长安市上的商人富户以及无赖游手。他们投充飞骑,是为了逃避徭役和获得庇护,平时很少训练,更少实战经验,因此战斗力非常弱。安史之乱中,羽林军和从羽林中分出来的龙武军,小部分随玄宗奔蜀及从肃宗奔灵武,大部分溃散。肃宗至德二载(757)重建北衙禁军,羽林(飞骑)、龙武(万骑)和增置的神武(天骑)称为六军。代宗时,来自西北的神策军入为禁军,六军地位降低。直到唐末,六军虽一直存在,也仍然领兵,但和过去一样,所有禁军(包括后来的神策军)都是商人富户的荫庇场所,不堪一战。
从北门屯营始置到羽林军建立后的一段时间内,飞骑曾经是守卫宫禁的主要力量,在历次宫廷 叛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武后至中宗景龙元年(707),原先从飞骑和官户(官府所属的卑 户)中选取的百骑,发展为千骑、万骑,于是羽林军中左右飞骑和左右万骑并称为四军。李隆基凭借这部分力量发动推翻韦皇后(见韦后之乱)的 叛变,不久,又倚万骑消灭了政敌太平公主。开元二十六年(738)改万骑为龙武军,地位驾于羽林之上,飞骑不再是北门军主要力量。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炎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飞骑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炎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