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凯兴斯泰纳,G.

[拼音]:Kaixingsitaina

[外文]:Georg Kerschensteiner (1854~1932)

德国教育家。生在慕尼黑市。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任小学、中学教师,并多年领导慕尼黑的国民教育工作。曾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退休后,以名誉讲座名义在慕尼黑大学主讲教育原理和学校组织等课程约13年。法、英、美等国都曾争聘他讲学。

凯兴斯泰纳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即以性格陶冶为主的劳作教育体系,适应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需要培养大批生产上有技术、政治上能服从资产阶级利益的工人的要求。他在主持慕尼黑市教育时,把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把劳作教育纳入他的公民教育系统里。他早在1901年发表的《德国青年公民教育》一文中,就论证了如何使国民学校的青年为资本社会服务,因而获得皇家实用科学院第一奖。

凯兴斯泰纳认为,绝大多数国民的特性是自愿从事体力劳动,只有极少数人适宜于精神工作,因此主张对不同阶级的人施行不同的教育。为绝大多数人设立的国民学校,应改为劳作学校,给以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训练;给少数特权阶级子弟设立中学,为培养他们成为未来的统治人才,进行必要的教育。为此,他竭力维护德国已经形成的双轨学制。

凯兴斯泰纳给公立学校提出了三项基本的任务:

(1)进行职业的陶冶或职业陶冶的准备;

(2)职业陶冶的伦理化;

(3)个人所在团体的伦理化。 他所说伦理化, 就是由个人内心体验价值的增长而自愿做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这三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的。劳作教育与公民教育也是紧密相联的,实施劳作教育就是为了完成公民教育的目的。

凯兴斯泰纳把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的具体措施,就是在每所国民学校,进行实在的工作计划,增设实 工场、校园、烹调室、缝纫室、实验室等,以便系统地培养学生体力劳作的兴趣、 惯和技能。在劳作学校里,把劳作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聘请受过技术训练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凯兴斯泰纳认为,过去那种死记书本知识的教育,已不是今日所需要的国民教育和人类的教育了。与其让学生学大堆的死知识,还不如让学生获得精神的发展、伦理的适应力和劳作的本领。因而他主张在国民学校里,给学生极少的知识材料,多给以性格的陶冶,使学生养成较好的适应力、工作的兴趣和本领,更好地完成国家公民的义务。

凯兴斯泰纳还在慕尼黑市创办了一些补 学校,招收企业的工人,给以为期2~3年的补 教育,要求企业主允许本企业工人每周用空闲时间学 8~10小时,同时给工人以公民教育的训练,使其安心地为企业主进行生产,给企业主创造更多的利润。在凯兴斯泰纳的影响以及资产阶级的赏识下,德国各地都设立了劳作学校,曾形成一种新的教育运动。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越彬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凯兴斯泰纳,G.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越彬;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217.html

赞 ()

相关阅读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