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百科网

特鲁别茨科伊,H.C.

[拼音]:Telubiecikeyi

[外文]:Никопай Сергеевич Трубецкой (1890~1938)

俄国语言学家。1890年4月16日生于莫斯科。1913 年在莫斯科大学毕业,1913~1914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1915~1916年任莫斯科大学副教授,1918年任罗斯托夫大学教授,1922年任维也纳大学教授。维也纳与布拉格相距不过200多公里,1926年布拉格学派成立,特鲁别茨科伊即为该学派的中心人物。他一向公开反对纳粹主义。1938年,纳粹德国并吞奥国,6月25日他因受审讯而心脏病突发,在维也纳去世。

特鲁别茨科伊研究语言学从斯拉夫语言开始,次及芬兰-乌戈尔语言、高加索语言的历史,之后致力于音位学。他的语言观受F.de索绪尔和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的影响,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内部成分互相关联,语音与言语有关,音位则与语言有关,因此语音学应研究言语的音,音位学则研究语言的音。他提出并强调音位的辨义功能。从1926年起,他用12年时间,收集了 100多种语言的资料,从各个方面对有关音位的理论问题加以探讨。之后完成《音位学原理》一书,在他去世后由R.雅柯布逊于1939年整理出版。这是一部总结性著作,对音位及其特征、对立、位置和音位组合等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对音位的辨义对立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他提出了“对立中和”和“超音位”这些概念。“对立中和”指在某些位置上音位对立的消失,例如,俄语清浊辅音在多数位置上是对立的,但当处于词末时,由于浊辅音清化,清浊辅音的对立便消失了,如пруд(池塘)和прут(树枝)都念成 [plut]。“超音位”指对立中和时两个音位共有辨义特征的和,一般用大写字母标示,如 /P/、/T/、/K/。特鲁别茨科伊还著有《关于形态音位学》(1931)、《俄语的形态音位系统》(1934)、《音位描写指南》(1935)、《有关印欧语问题的一些看法》(1939)等。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高格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特鲁别茨科伊,H.C.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高格;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190.html

赞 ()
我是一个广告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