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ange jihua moni shichang de jiage sixiang
[外文]:Lange's theory of simulated market price in planned economy
波兰经济学家O.兰格
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关于计划经济中利用价格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思想。
产生兰格价格思想的核心是“试错法”。它产生于二三十年代关于主义计划经济中能否合理配置资源的大论战中。这场论战以L.von米塞斯、F.A.von哈耶克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代表。他们认为主义经济中没有私有制和自由市场,因而不能有合理的经济计算和资源配置,所以计划经济是不可行的。对于这种论点,以F.W.泰勒、兰格、A.P.勒纳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作了系统的反驳。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第一次提出了计划模拟市场“试错法”的价格思想;兰格在《主义经济理论》(1937)中系统地运用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著名的“兰格模式”。
内容兰格认为,在资本条件下,经济均衡通过竞争市场上的“试错法”而建立,即如果竞争市场上供求不相等,买卖双方的竞争就会改变价格,这样最终会获得一组均衡价格使供求达到平衡。在主义经济中,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其价格不能由市场决定。但可以由中央计划机构根据“试错法”模拟市场加以决定。具体过程是:
(1)中央计划机构给生产资料制订一个计算价格;
(2)如果这种计算价格不符合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均衡价格”,则计划期终了时该产品必然出现过剩或短缺,这表明计划当局开始制订的“计算价格”错了;
(3)中央计划机构按照“错了再试”的原则,重新制定价格。如果产品过剩就降低价格,产品短缺则提高价格,这一程序可重复多次,直到之后确定出正确的“计算价格”。经过一系列“错了再试”的程序,中央计划当局最终能制订出一套不仅使一种产品而且使所有产品供求都相等的“均衡价格”体系。因此,在主义条件下,中央计划机构可以模拟市场机制,用“试错法”求解经济均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中央计划机构对整个经济体制动态的了解方面要比私人企业广泛得多,因此,中央计划机构通过“试错法”实现的经济均衡比真正的市场调节要快得多。而计划模拟的市场价格之所以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又是以企业行为方式为基础的。
在兰格模式中,企业是微观决策的主体,国家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但企业行为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两条行为规则:
(1)投入要素的组合应使生产成本小化;
(2)产出规模的选择应使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这样,企业的生产就服从价格的调节,而国家则通过模拟价格来实现计划目标。
严正声明:本文由历史百科网注册或游客用户嘉良自行上传发布关于» 兰格计划模拟市场的价格思想的内容,本站只提供存储,展示,不对用户发布信息内容的原创度和真实性等负责。请读者自行斟酌。同时如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留言并加以说明。站长审查之后若情况属实会及时为您删除。同时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尊重和保护作者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和本声明内容:作者:嘉良;本文链接:https://www.freedefine.cn/wenzhan/72124.html